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健康知識+

冬天5大容易缺乏的關鍵維生素 營養師:飲食小調整就能補足

許多人服用多種維生素與保健食品。圖/123RF
許多人服用多種維生素與保健食品。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天氣變冷、日照縮短,除了心情容易受到影響,營養狀況其實也會悄悄改變。隨著進入冬季,人們待在室內的時間變多,飲食也往往從清爽轉向澱粉、熱量較高的料理,蔬果攝取量下降,讓某些維生素更容易不足。

美國註冊營養師Tanya Freirich接受《Prevention》訪問時指出,冬天的日照更少,新鮮蔬果在部分地區也不如夏季充足,這些變化都可能影響身體吸收關鍵營養素的能力。如果想在冬天維持良好免疫與精神狀態,有五種維生素值得特別留意。

維生素D:冬季最需要補充的營養素

維生素D是冬季最常出現缺乏的營養素。隨著陽光變弱、日照時間縮短,即使有出門曬太陽,也可能不足以維持理想的維生素D水平。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料顯示,大約四分之一成年人本就有維生素D偏低的情況,年長者、深色膚色族群或腸胃吸收不佳的人風險更高。

營養師建議可多攝取鮭魚、沙丁魚等油脂魚類、蛋黃、蘑菇與牛奶(含植物奶)等天然來源。如果擔心攝取不足,也可與醫師討論抽血檢測與補充方式。需要留意的是,過量補充維生素D反而會造成副作用,因此切勿自行大量補充。

維生素B12:冬季飲食變化易造成吸收不足

冬天人們容易偏向重口味、澱粉類的安慰食物,使得部分營養素的攝取量下降,其中包括負責紅血球生成與神經健康的維生素B12。良好來源包括魚類、乳製品、蛋與強化穀片等。

年長者較容易因吸收能力下降而出現B12不足,素食族群也需特別留意。如有疲倦、手腳麻木、走路不穩或記憶力下降等狀況,建議向醫師諮詢,必要時可透過血液檢查確認是否需要補充。

葉酸蔬菜與水果吃少了,可能悄悄下降

冬季蔬菜攝取減少,加上節慶期間飲酒量上升,都可能影響葉酸水平。雖然嚴重缺乏的情況並不常見,但研究顯示葉酸不足可能與疲憊、注意力下降、心悸以及口腔破皮等症狀相關,也被認為可能與心情低落有關。

富含葉酸的食物包括牛肝、蘆筍、抱子甘藍、花生、黑眼豆與柳橙汁等。女性族群、飲酒較多者、腸胃疾病患者與某些基因型的人較容易缺乏,必要時可在醫師建議下補充葉酸相關營養品。

維生素C:冬天更容易不小心攝取不足

維生素C是大家熟悉的免疫營養素,雖然不會「預防」感冒,但可縮短病程、減輕症狀,並有助於心血管健康、傷口癒合與鐵吸收。營養師提醒,冬季新鮮蔬果的攝取量可能下降,但仍有許多當季食材能補足需求,例如橘子、葡萄柚、甘藍、花椰菜、芥菜、蕪菁、地瓜與冬南瓜等。

她也建議能從天然食物中補充為主,因為維生素C補充劑過量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部分人也會出現胃部不適。

維生素A:冬天常被忽略的免疫守護者

維生素A與視力、免疫力和細胞成長密切相關。雖然冬季盛產許多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材,如紅蘿蔔、地瓜、冬南瓜、菠菜與羽衣甘藍,但人們在寒冷季節較常選擇濃湯、燉肉等料理,反而容易忽略這些顏色鮮豔的蔬菜。

長期攝取不足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視力問題與貧血的風險。不妨在冬日料理中加入更多色彩鮮明的根莖類和深綠葉菜,無論是烤地瓜、菠菜炒蛋或蔬菜湯,都是簡單易行的方式。

補充品不是藥,攝取前先與醫師討論

營養補充品是輔助飲食之用,並非用來治療疾病。孕婦、哺乳期女性或兒童在使用補充品前,都應先諮詢醫療專業人員。如果能從日常飲食取得足量營養,才是維持健康最安全、最經濟的做法。

維生素D 營養素 葉酸 飲食 蔬菜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