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濃度更高!美國研究:肥胖者可能使流感疫苗作用減弱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表示,肥胖症在2015年至2016年期間,影響了將近9330萬名成年美國人,肥胖仍然是美國今年度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但是,美國政府在努力控制體重又面臨了另1個挑戰,那就是體重過重會降低流感疫苗的作用這個問題。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最近宣布,今年的季節性流感已開始影響到美國多個州的更多人,要大家注意防範。政府也一直在宣傳流感疫苗的運動,但研究卻發現,超重和肥胖的人可能無法從流感疫苗中獲得效益。
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的報導,衛生專家首先在2009年流感爆發時,注意到體重過重的人注射流感疫苗效果較差這個問題,當時流感在超重人群中感染的情況更加嚴重。
St. Jude兒童研究醫院傳染病專家Stacey Schultz-Cherry表示,流感病毒的濃度在肥胖者身上濃度會更高,而且會蔓延到肺部。流感疫苗在肥胖者身上除了效果比較弱之外,在超重人群的傳播速度也快於普通體重的患者。Maryland大學的1項研究發現,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呼氣時會跑出更多的病毒。
North Carolina大學Chapel Hill分校的營養學教授Melinda Beck說,由於超重人群的免疫系統存在著些許問題,流感疫苗可能無法很好地發揮作用。她說,超重的人的新陳代謝會有些許的變化,從而影響身體的各種細胞,包括免疫系統細胞。
Stacey Schultz-Cherry現在正在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合作開發1種新型流感疫苗。她說,希望能創造出對所有人都有效的流感疫苗,尤其是對這些高風險人群。
不過,研製新的疫苗預計需要數年時間。Stacey Schultz-Cherry建議,所有體型的人都應繼續施打現有的流感預防針,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NOW健康
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
官網: https://healthmedia.com.tw/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media.news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大麻到底是不是危險的藥物?專家解析大麻成分與作用
你每天都在做這些危險行為!常見10大不良習慣 癌症、中風、心肌梗塞都上門
把走上癌細胞道路的細胞送進體內:為何基因編輯可能是把雙面刃?
為什麼基因療法治癌症很困難?表觀遺傳調控機制是解藥嗎?
救護車搶救生命 常用10種設備
為何自來水裡有特殊氣味?其實和預防傳染病有關
銀髮族群適合登高山嗎?年紀並非主要關鍵,做好「2件事」以免遺憾發生
造就女人比男人複雜的原因:為何男性X染色體基因量只有女性的一半?
走路是防記憶力下降最簡單的有氧運動! 研究揭「建議運動頻率」
少吃真的可以讓你長壽 耶魯研究揭更能維持免疫力關鍵
免疫系統的豁免部位 眼睛可能是基因編輯首選器官
心痛、手麻…我是不是血管阻塞要中風了?容易被誤認為心血管疾病的四種病因
假如我們通通是遺傳的受害者 遵循營養建議、健康養生還有意義嗎?
或許有一天,人類最好的朋友不再是狗而是豬?當使用動物器官做器官移植會發生什麼事
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要先消炎,醫師教你「對抗發炎」該怎麼吃、怎麼動
想對抗Omicron病毒?提升免疫力很重要!讓營養師帶你認識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
發霉易增罹癌風險,怎麼清潔?譚敦慈教2招除黴,日曬、擦拭都沒用
洗碗精能拿來當洗手乳使用嗎?專家指出這樣做的下場恐害慘你
肥胖影響認知功能!體脂肪每增加9% 大腦就老1歲
春季引發肝火旺,需注重養肝和情緒調節!透過精油釋壓,有助於疏鬱通陽、氣血暢通
大罐能量飲=3杯濃縮咖啡! 英國研究曝「頻繁飲用下場」:恐心臟衰竭
「健檢做太多反而嚇自己」 日醫學教授認為重點在這兩項
突然體溫偏高是發燒嗎?醫揪「背後原因」:很多人都沒料到
對抗瘟疫最古老的回應 為什麼人們對隔離檢疫總是心存懷疑?
喝酒前別吃巧克力、番茄!專家教預防、解除宿醉最有效科學方法
初二回娘家禁忌別踩 民俗專家:兩撇步招好運
吃飽就想睡是「5大因素」害的! 營養師認證「提神妙招」:多喝水也有用
一天該喝多少水?「飲料、湯」可取代水嗎?營養師教你判斷:你喝水喝夠了沒
猜你喜歡
現代新孝道/「送你去有專人照顧的地方好不好?」認清能耐 女兒放手媽媽點頭
獨/張宇驚爆太太蕭十一郎「呼吸困難」緊急送醫!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接連抗癌 光肝癌就開刀20次!靠3件事挺過5癌症
張宇老婆蕭十一郎「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藥物過敏6大前兆,健保卡務必註記
因應猴痘搶天花疫苗?中央無搶購計畫 45歲以上可能都打過
陳文茜吐露活太累一度想解脫 嘆:不疼痛的日子都是恩典
拒絕搭上Covid-19列車 醫建議此種常備藥
老顧老/雙雙失能 阿公的愛阿嬤的傷
誰來顧老…解開枷鎖 找對的照顧方式
翻轉腳本/照顧腦麻女50年不曾出遊 無人伸援的他們累了
韓國知名品牌泡麵農藥超標 1400公斤邊境攔截
照顧者/雙殺悲歌 55歲的孝子為何走絕路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要避免染疫,也要做好染疫準備!退燒藥、血氧機 有備無患
醫院專責病房照服員津貼 衛福部拍板每人每班5千元
運動醫學鐵三角缺一不可: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及醫師應各司其職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太太確診居隔 我臨時學做菜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制度漏接…照顧不了 解脫病夫誰之過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10年近百件 「照顧殺人」如何止息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從清零到共存 心情洗三溫暖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防疫已成日常 兒隔離不擔心
護病比改1:7 兒童病房加津貼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疫情名家觀點/疫情升溫 避免醫療排擠 林口長庚院長程文俊:落實分級醫療是關鍵
李伯璋:部分負擔及早上路 有助分級醫療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蛋糕配咖啡 聽音樂紓壓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