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大多認為,發炎是不好的,不過開業醫師郭彥良今(3日)在其臉書「不來的郭醫師 《Dr. Brad Kuo 》」PO文翻轉大家的觀念,他指出,絕大多數的發炎都是好事,發炎反應(或稱炎症反應),是指具有血管系統的活體組織,對致炎因子及局部損傷所發生的防禦性為主的反應。所有的修復以及對外來感染的抵抗都是從發炎開始,因此,「發炎不該過度被抑制,因為它是修復的第一步!」
他以一般人很常遇到的運動傷害急性處理問題為例說明。其實拉傷扭傷該不該冰敷,一直有不同說法,不過早在幾年前,就已被原本提出「RICE運動傷害處理方法」的美國運動醫學博士Gabe Mirkin本人推翻了,證實冰敷對於肌肉深層受傷的修復沒有任何幫助,只能減緩疼痛、降低發炎反應。郭彥良指出,最近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針對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傷害給的最新處理原則「PEACE」,也不建議受傷後冰敷,反而善用了身體發炎來促進修復的原則。
郭彥良指出,冰敷雖然能減輕疼痛,但會減緩發炎、拉長修復時間,和消炎藥一樣會減緩傷口癒合速度,若想以冰敷止痛,可在受傷後,短暫冰敷10分鐘、休息20分鐘,並重複1~2次,儘早找到可以壓迫傷處的工具。傷後6小時就不要再冰敷了。
軟組織受傷處理原則PEACE(急性期)
Protection 保護
限制患處活動1~3天,以避免傷勢擴大及惡化。當疼痛緩解後,可開始進行少量適當活動。
Elevate 抬高
把受傷的部位抬到比心臟高的位置,促進回流,減少消除腫脹反應。
Avoid anti-inflammatory modalities 避免消炎處理
就是不要亂消炎!受傷後的發炎反應能幫助組織進行修復,但消炎藥會抑制發炎,同時也會減緩修復,讓傷口修復時間拖得更長。
Compress 加壓
利用彈性繃帶對傷口進行加壓,有助於改善關節腫脹和組織出血。而不是用冰敷的。目的在避免患處過度腫脹與疼痛。
Educate 衛教
鼓勵病人面對以及忍受傷痛、教導正確觀念,可以讓傷恢復得更快更好,而且避免過度依賴不必要的治療與處置。
軟組織受傷處理原則LOVE(亞急性期)
Load 適當負重
急性期過去後,照護重點變成「LOVE」。L是適當負重:積極的活動、訓練、甚至負重等,對於大部分受傷的病人來說都是有益處的,可以促進復原,強化肌腱、肌肉、韌帶的修復。前提是在傷者可以忍受的情況下。
Optimism 保持樂觀
大腦在傷後復健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憂鬱、恐懼、悲觀等負面心理,可能會影響復原;醫療及復建人員給予心理支持、穩定情緒、增加信心,對傷口修復有正面影響。
Vascularisation 保持血液循環暢通
適當的身體活動,有助於增加受傷組織的血流量。在不造成疼痛的前提下,儘早活動受傷部位,增加有氧運動,以早日回復功能。
Exercise 運動訓練
適當的復健運動可以幫助組織癒合,也能夠回復關節的活動能力、強化肌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