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提包姿勢很NG!醫教「視覺減齡法」讓你看來更年輕
想要保持年輕活力,不能單單只靠化妝品的塗抹或衣著的修飾,更重要的,還有由內而外展現出來的氣質。體態,就是最能表現氣質的外在特徵!
不要小看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站姿、坐姿和走路方式,經常駝背、拖著腳走路或翹著腳坐……,這類令人大飄嬸味的不良的習慣姿勢及動作,其實都會讓我們的體態顯老,甚至讓身體健康亮起紅燈。
脊骨神經醫師黃如玉:正確姿勢,能瞬間減齡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雖是老生常談,但正確的姿勢,能讓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和體態變得優美,瞬間減齡!也能降低身體年齡老化的速度。
加拿大脊骨神經醫師黃如玉,著有《從步態看健康》等書,她表示,脊椎、骨盆是影響體態的2大重要因素。「脊椎就像房子的骨架,是身體最重要的支撐;而骨盆就像身體的地基,地基必須夠穩,才能讓身體活動維持平衡穩固。」
所以當支撐人體的支架不正時,身體就會跟著偏斜;一歪斜,身體就會產生「代償」機制,讓身體的施力能保持平衡。換句話說,駝背的人,骨盆容易向前傾,或經常三七步站立的人,久而久之會有脊椎側彎問題,人體的部位、姿勢彼此相互關聯、呼應的結果,就是我們所表現出來的體態。
顯老姿勢1. 駝背
那麼哪些常見的NG姿勢,會讓自己「嬸味、大叔味」外露呢?黃如玉觀察,第一名就是「駝背」。
駝背是最常見的NG姿勢,除了看起來精神萎靡,駝背的人也經常連帶有縮脖(頭頸前傾)、圓肩(肩膀拱起)、和凸肚(骨盆前傾)等不良體態一併冒出來,讓身形曲線看起來更加畏縮、沒自信。
顯老姿勢2. 骨盆傾斜
第二名是「骨盆傾斜」。無論是向前或向後傾,從側面看來,整個身形就像是有種要向後或向前傾倒的樣子,人同樣也會沒精打采。黃如玉說,台灣50歲左右的男性,10個裡面大概8、9個都有骨盆後傾的習慣。身形看起來屁股扁扁、褲子垮垮的,有時候還會挺出個大肚子,這就是最典型的阿伯體態。
顯老姿勢3. 癱坐
此外,「癱坐」也是常常會見到的歐巴桑姿勢。坐在椅子或沙發上,雙腳往前伸,身體像坐也像躺著的靠在椅背上,坐起來很舒服,但看起來卻不太雅觀。
顯老姿勢4. 拖著腳走路
「拖著腳走路」或是走路時腳離不開地板,「沙沙沙」的腳步聲,聽起來落魄無力,也讓人有種鬱卒或衰老的感覺。
而造成以上這些NG姿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時間與習慣。
黃如玉解釋,一個錯誤姿勢維持久了,就會變成習慣,而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導正回來了。尤其隨著年齡增長,肌力愈來愈不足,這些顯老的體態表現只會更加明顯。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很多年紀大的人習慣站到哪靠到哪,或是只要能坐就不要站,長久下來,體態愈來愈糟,甚至影響身體健康。
NG姿勢不只顯老,還會導致胸悶、膝關節退化
這些NG姿勢,平常可能察覺不出來對身體的影響,但隨著時間累積,在40、50歲之後,自然而然就會爆發。除了常見的腰痠背痛,也會延伸出其他毛病。
以駝背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呼吸道問題。黃如玉表示,呼吸時胸腔會打開和收縮,但駝背會壓抑住胸腔的開合,導致呼吸變得短淺。很多人剛開始沒有感覺,久而久之,會出現的頭痛、頭脹、心悸胸悶,甚至影響睡眠。當這些狀況出現時,當下會以為是自己血壓或血糖低,去醫院檢查又檢查不出來,後來才發現其實是習慣性駝背所造成的。
而骨盆歪斜最首當其衝的就是膝關節。骨盆不正會導致雙腳受力不均,容易習慣一隻腳使力,久了膝蓋就會磨損造成退化。「台灣人膝關節退化問題很嚴重,其實就是長期以來站姿和走路姿勢不對所累積下來的。」黃如玉特別解釋。
掌握基礎4姿勢,讓身體恢復年輕狀態
想要擺脫歐巴桑、阿伯形象,又想要讓身體回復年輕狀態,針對各種日常生活的站姿、坐姿、走路與提包包等姿勢,黃如玉也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和原則。
1.站立:挺骨盆、抬頭挺胸
想像骨盆位於身體的中心,將骨盆擺正,肚子微微用力,下巴收起來,雙手手臂向外轉一點,讓胸口自然向外擴,自然而然地「抬頭挺胸」。正確的站姿,不僅可以讓身形變得挺拔,身體關節也能受力平均,呼吸也能更順暢。
2.走路:記得肚子用力、臀部夾緊
肚子用力,感覺核心肌群是往上收緊,視線往前、下巴收縮,肩膀要向外開闊不內縮,同時臀部夾緊,關節放鬆、讓手臂自然擺動。
3.坐姿:背打直、雙腳勿懸空
上背打直可稍靠在椅背上,也可以放個靠墊,給予腰部支撐;頭頸不要前傾,臀部兩邊坐時要受力平均,雙腳垂直放在地面,並與肩膀同寬,最好也能同時縮小腹。
4.提包包:肩揹、手提、側揹交替,勿用手肘掛提
建議包包用抓握或是肩、側背。很多女性喜歡用手肘掛著提包包,這種姿勢超NG!容易使皮包的手把勒住手肘周圍的肌膚,也會因為太常使用手臂前方的二頭肌,導致手臂後方的三頭肌鬆弛,容易出現「掰掰袖」。
黃如玉也特別指出一個重要觀念就是,不要讓身體去習慣某種姿勢。
當同樣的姿勢維持久了,肌肉就會疲勞、骨骼與神經會感到壓迫,進而造成發炎現象。所以即使是正確的站立也不要站太久,適時動一動,或坐下休息,讓脊椎與骨盆的壓力得到紓解。或是交替使用各種不同的包款,讓手臂、肩膀關節、肌肉得到適時的放鬆。
別學名模「翹腳側坐」,以免骨盆傾斜
而有些看起很優雅的姿勢,或是坊間所謂的美姿美儀,也不一定是合乎人體工學。以最常見的「翹腳側坐」來說,視覺上腿會變長、坐起來也很舒服,但其實骨盆長期處於一個扭轉的角度,久了容易有骨盆傾斜問題。黃如玉強調,如果逼不得已一定要翹腳坐,像是穿著短裙,也要記得左右交替,讓腰椎和骨盆壓力得到釋放。
許多儀態老師也會說,走路時要想像頭頂上方有一條線往上拉,或是可以用頭頂著一本書來訓練走姿,黃如玉認為,這些技巧原則上沒有問題,但重點是還是要掌握上述所說的正確走路方法,從骨盆、脊椎等根本問題改善,才不會又造成身體上的負擔。
她也建議,正確體態的養成第一步可以從走路開始,透過走路來訓練腹部的核心肌肉,不僅能讓體力變好、身體變輕鬆,駝背、外八或是拖行走路等問題都可以漸漸被改善。
雖然我們不能停止歲月的流逝,但透過姿勢的小小改變,就可以讓自己看起來年輕不只10歲,脊椎與骨盆就定位,身體才能活力不墜。

50+
50+是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2017年成立,是台灣最大熟齡媒體與生活風格社群。
50歲後,該如何過好往後至少30年的人生?作為「會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不期望兒女會照顧的第一代」。要有理想的老後,要靠自己有意識的規劃!
50+提供生活全面向的討論,包括理財、居家、健康、旅遊、時尚、心靈、人物與照顧安老方案。我們希望成為新一代50+族群有意思、有料的老朋友,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50+官網】:https://www.fiftyplus.com.tw
【50+Line】:https://line.me/R/ti/p/%40efu3793r
【50+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50pluscommunity/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醫親揭女性小便「正確方式」 網驚:已經錯很久了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為何人類咳嗽、打噴嚏對病毒生存至關重要?專家解析病毒傳播原理
男性做家事 降低自殺率!9項男性可以幫忙的家事建議項目
蚊子喜歡咬愛吃肉的人?皮膚科醫師教如何有效止癢及防蚊
啟動好眠3原則:生理時鐘、睡眠能量、警醒程度,調整好三大系統睡出健康!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大麻到底是不是危險的藥物?專家解析大麻成分與作用
你每天都在做這些危險行為!常見10大不良習慣 癌症、中風、心肌梗塞都上門
把走上癌細胞道路的細胞送進體內:為何基因編輯可能是把雙面刃?
為什麼基因療法治癌症很困難?表觀遺傳調控機制是解藥嗎?
救護車搶救生命 常用10種設備
為何自來水裡有特殊氣味?其實和預防傳染病有關
銀髮族群適合登高山嗎?年紀並非主要關鍵,做好「2件事」以免遺憾發生
造就女人比男人複雜的原因:為何男性X染色體基因量只有女性的一半?
走路是防記憶力下降最簡單的有氧運動! 研究揭「建議運動頻率」
少吃真的可以讓你長壽 耶魯研究揭更能維持免疫力關鍵
免疫系統的豁免部位 眼睛可能是基因編輯首選器官
心痛、手麻…我是不是血管阻塞要中風了?容易被誤認為心血管疾病的四種病因
假如我們通通是遺傳的受害者 遵循營養建議、健康養生還有意義嗎?
殺蟲劑也難徹底清除!如何對付家中常見的蛾蚋、果蠅
或許有一天,人類最好的朋友不再是狗而是豬?當使用動物器官做器官移植會發生什麼事
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要先消炎,醫師教你「對抗發炎」該怎麼吃、怎麼動
想對抗Omicron病毒?提升免疫力很重要!讓營養師帶你認識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
發霉易增罹癌風險,怎麼清潔?譚敦慈教2招除黴,日曬、擦拭都沒用
洗碗精能拿來當洗手乳使用嗎?專家指出這樣做的下場恐害慘你
洗手別只注意到手指 這三個地方最容易漏掉沒洗
肥胖影響認知功能!體脂肪每增加9% 大腦就老1歲
猜你喜歡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1顆普拿疼殘留體內5年?藥師建議「服止痛藥5不原則」
康復者宣言/確診後及時用藥!康復的關鍵為補充營養,兒貼心照顧
莊人祥:上周通報猴痘例已排除 明後天列法定傳染病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法國驚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 疾管署:同住家人可能染疫
康復者宣言/確診隔離 學到家人相處的智慧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染猴痘怎麼洗衣服? 羅一鈞:不混洗、一般洗衣精即可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康復者宣言/平時有運動習慣 打滿4劑僅輕症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醫病平台/讓人難以割捨的「臨終凌遲」,解套的關鍵在我們每一人
醫病平台/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康復者宣言/面對病毒 不可輕忽小動作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猴痘收治負壓病房「殺雞用牛刀」? 莊人祥:保護醫護
康復者宣言/確診申報不久 通知領關懷包
蚊子喜歡咬愛吃肉的人?皮膚科醫師教如何有效止癢及防蚊
首例猴痘個案狀況良好 9接觸者皆無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