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陳惠惠】
左手香(Pogostemon cablin Benth)也叫藿香、印度薄荷,或過手香、到手香。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楊玲玲說,左手香是偏名,其實是因「到手香」的台語發音,唸久了就變成「左手香」。
因這植物有特殊辛香味,手觸摸到容易沾上,不易消失,因此得名,並非右手觸摸就不香。
左手香主要產於馬來西亞、巴西、中國大陸和印度,葉型肥厚,全株植物密被細毛,是家庭經常栽種的觀葉植物。
左手香味辛、性寒,坊間相傳可搗碎榨汁後加蜂蜜、鹽等飲用,也有人拿來外敷,消炎、止腫。但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說,左手香屬民俗療法,並非中醫師使用的中藥材。
💪更多健康推薦
‧夏天睡覺冷氣怎麼開?教授建議不要定時關機「吹整夜比較好」
‧七旬婦30年來「不出國、買特價品」存下千萬老本卻後悔了
‧80歲男體弱需攙扶「每天加吃5顆常見食物」一個月後大復活能自己走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