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施景中昨於臉書上發文,為了搶救一對雙胞胎,院內出動30到40名的醫護,傾全力搶救2條小生命,但最後仍功虧一簣。施景中也於臉書感嘆,多數的醫護都是做志工挺身而出,健保給付是「請不到的」,但身為醫護人員「救人是我們唯一志業,又豈會在乎錢?」,此言一出,賺人熱淚。
施景中在文中配上一張手術室擠滿醫護的照片,該照片也引發熱議,不少網友提問「手術室可以擠這麼多人嗎?」、「很多醫護手擺腰後,看起來根本是來觀摩的」、「這麼多人擠在手術室裡,標榜無菌的手術室安全嗎?」
林口長庚腦腫瘤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魏國珍說明,一台完整的手術台刀,手術團隊大約有8到12人左右,現場通常會有1名麻醉科醫師、2到3位麻醉護理師、1位主刀醫師、2到3位助理醫師、1到2位刷手護理師(遞器械給醫師)、1到2位流動護理師(當器械不足時需跑腿拿器械者)。
魏國珍說,一般來說,進到手術室的人數多在10人以下,不過也可能會有跨科開刀的情形,若神經外科要與整型外科配合,整外會自己帶團隊到場,1位主刀醫師再配上熟悉的刷手護理師與流動護理師,最多5人。
魏國珍說,手術房最擔心感染,愈多人待在手術房,感染風險愈高,因此,林口長庚的手術室有進行人數管制,即使是教學刀,也不太可能讓30到40人同時在手術室內,像是外國人來台觀摩,最多可入手術室的人僅有4人,若是學生則是會透過視訊的方式,讓學生在手術房外觀看,一樣可以達到教學的效果。
一位不願具名的婦產科醫師說,從畫面看來,擠滿人的手術室,應該是「教學刀」,不過一般而言,緊急手術不太可能同時進行教學,因為搶救生命都來不及,主刀醫師不可能在緊急刀中還邊講解手術過程,這對患者而言不太公平,通常會錄影或是做其他的措施,再講解給學生聽。
這位婦產科醫師說,台灣寸土寸金,手術室通常都不大,不太可能一次擠進30到40人,即使是跨科的刀,最多也只有10個人左右執刀,其他則是留下必要的醫護團隊,否則愈多人留在手術房內,只會影響手術。另外,進入手術室非常麻煩,要經過好幾道程序,只會了維持無菌,一旦人多,愈難以維持「無菌」,換言之,患者感染風險會大幅提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advocacy.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advocac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