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體內發炎程度?日本醫學博士教你看這個數值
【文、圖/摘自遠流《抗發炎:斷開百病最強絕招》,作者池谷敏郎】
健檢報告要看哪個數值,才能確認體內發炎程度?
經過前面的說明,相信大家已經明白,持續悶燒的慢性發炎會慢慢啃蝕身體,最終引發嚴重疾病,也了解抗發炎對於維持健康有多麼重要。
坦白說,多體驗挫折、失意等人生的必經之路,或許能成為未來成長的原動力。但若是攸關健康的問題,這類的失敗經驗最好能免則免。
讀到這裡,各位應該很想發問:「那麼,我該如何知道自己的身體有沒有在悶燒呢?」很遺憾,目前尚未出現可作為判斷標準的檢查方式。
不過,還是有個可當作線索的數值,能用來判斷人體內的發炎程度,那就是從「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質」(C-reactive protein,C-反應蛋白,以下簡稱CRP)判別。人體在發炎時,肝臟會製造出幾種蛋白質,隨著血液運送到全身,這些蛋白質統稱為CRP。一般健康檢查的血液抽樣中都有CRP這個項目,但因為標示單位和血糖或膽固醇等常見數值不太一樣(應該多數人都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會特別留意。
大家手邊如果留著最近一次的健康檢查報告,請務必拿出來確認一下。CRP的評估標準如下:
◎ 0.30 mg/㎗以下 標準範圍
◎ 0.31~0.99 mg/ 須注意
◎ 1.00 mg/㎗以上 異常
慢性發炎的安全判斷,要比標準範圍再低一點
在一般的臨床醫療上,CRP被視為急性發炎的判斷標準。因為當身體的某處有急性發炎時,CRP數值就會瞬間飆高。例如,即使平時CRP趨近於0的人,光是罹患輕微的感冒(屬急性發炎),該數值也有可能會飆升至異常範圍。
然而,由於慢性發炎是悶燒,而非忽然出現的大火,所以CRP值通常不會突然飆高至異常程度(1.00 mg/以上),而是在「標準範圍」的高標值時就須注意。就以0.30mg/為例,雖然仍在標準範圍內,但相較之下,還是0.01mg/這種趨近於0的數值會比較令人安心。
此外,CRP檢測可分為「一般CRP檢查」和「高敏感度CRP檢查」兩種。傳統的一般CRP檢查沒辦法檢測出0.1mg/以下的數值,因此無法掌握悶燒型的輕微發炎。幸好隨著檢測技術進步,敏感度超出一般CRP檢查百倍的「高敏感度CRP」問世,現在醫界已經可以檢測出0.01mg/的數值了。
.作者:池谷敏郎
.譯者:羅淑慧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8/08/29
話雖如此,由於感冒、受傷或牙周病等疾病,都會導致CRP數值攀升,所以光是從CRP指數判定體內的悶燒程度仍有欠周延。但若是患有生活習慣病(即文明病)的讀者,還是建議多留意這個數值,藉此作為判斷動脈硬化風險的標準。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大麻到底是不是危險的藥物?專家解析大麻成分與作用
你每天都在做這些危險行為!常見10大不良習慣 癌症、中風、心肌梗塞都上門
把走上癌細胞道路的細胞送進體內:為何基因編輯可能是把雙面刃?
為什麼基因療法治癌症很困難?表觀遺傳調控機制是解藥嗎?
救護車搶救生命 常用10種設備
為何自來水裡有特殊氣味?其實和預防傳染病有關
銀髮族群適合登高山嗎?年紀並非主要關鍵,做好「2件事」以免遺憾發生
造就女人比男人複雜的原因:為何男性X染色體基因量只有女性的一半?
走路是防記憶力下降最簡單的有氧運動! 研究揭「建議運動頻率」
少吃真的可以讓你長壽 耶魯研究揭更能維持免疫力關鍵
免疫系統的豁免部位 眼睛可能是基因編輯首選器官
心痛、手麻…我是不是血管阻塞要中風了?容易被誤認為心血管疾病的四種病因
假如我們通通是遺傳的受害者 遵循營養建議、健康養生還有意義嗎?
或許有一天,人類最好的朋友不再是狗而是豬?當使用動物器官做器官移植會發生什麼事
發炎害你瘦不下來!想減肥要先消炎,醫師教你「對抗發炎」該怎麼吃、怎麼動
想對抗Omicron病毒?提升免疫力很重要!讓營養師帶你認識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
發霉易增罹癌風險,怎麼清潔?譚敦慈教2招除黴,日曬、擦拭都沒用
洗碗精能拿來當洗手乳使用嗎?專家指出這樣做的下場恐害慘你
肥胖影響認知功能!體脂肪每增加9% 大腦就老1歲
春季引發肝火旺,需注重養肝和情緒調節!透過精油釋壓,有助於疏鬱通陽、氣血暢通
大罐能量飲=3杯濃縮咖啡! 英國研究曝「頻繁飲用下場」:恐心臟衰竭
「健檢做太多反而嚇自己」 日醫學教授認為重點在這兩項
突然體溫偏高是發燒嗎?醫揪「背後原因」:很多人都沒料到
對抗瘟疫最古老的回應 為什麼人們對隔離檢疫總是心存懷疑?
喝酒前別吃巧克力、番茄!專家教預防、解除宿醉最有效科學方法
初二回娘家禁忌別踩 民俗專家:兩撇步招好運
吃飽就想睡是「5大因素」害的! 營養師認證「提神妙招」:多喝水也有用
一天該喝多少水?「飲料、湯」可取代水嗎?營養師教你判斷:你喝水喝夠了沒
口渴第一時間想喝冰水、冷水或溫熱水?簡易自測你是「體寒or體熱」
猜你喜歡
65歲陳美鳳羞暴「每天都DIY」 超兇肉體養成術大公開!
高醫大研究 金銀花、黃耆有助抗新冠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備酒精、漂白水 居隔先環境消毒
頭部陣陣抽痛,右耳聽不清楚… 竟是中耳炎引起! 醫師詳解4原因
早餐吃對了嗎?/水果、雞蛋、麵包及豆漿 例行早餐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辛苦買快篩劑 希望備而不用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做好一切防護 保持樂觀心情
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
從「眉毛」看健康!專家解析「毛相」:出現6種眉型就得去就醫,小心內分泌已失調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淡然看疫情 防護做好做滿
使用生物相似藥 我追不上歐美車尾燈
疫情輕症流感化 與病毒共存需把握「三大要點」
止痛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是真的嗎?醫師提醒飯後忘了吃用這1招
「白袍VS.白衣」醫師與護理師同穿一身白,相互扶持成為守護病人的好夥伴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確診爸媽居隔 朋友送餐送快篩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原訂5月15日上路 衛福部正式發函註銷
脫線離世!享耆壽90歲「佛祖召喚我了」 誤信友人偏方喝草藥 4年前開始洗腎
生物相似藥 健保署有條件擴增給付範圍
癌友僅1成認識生物相似藥
防疫新思維該怎麼做?專家傳授7方法建構抗病毒的環境,跟著節氣吃4種抗疫食補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兒女玩黏土彈琴 一家人居隔自娛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打三劑疫苗 買防疫保單
高醫大團隊研究 傳統中藥「金銀花」有助抗新冠病毒
使用過量止痛退燒藥當心急性肝衰竭!教你正確使用使用過量,呵護你的小心「肝」
為什麼能夠安全接受陌生人輸血?你不知道的血液二三事
早餐吃對了嗎?/燕麥粥、地瓜沙拉、水果 美味組合
笑看疫情下的人生/居家練廚藝 傳照片報平安
「火神的眼淚」爆破特效推手陳銘澤血癌離世 享年39歲
醫病平台/人生如戲,戲夢醫生
醫病平台/ 大型危機時癲癇病人的照護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看診、手術、演講…忙到文明病上身 改變3個生活習慣釋放身心靈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