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出原因的腰痠背痛
有時候是不是總會覺得腰痠背痛或身體哪裡不對勁,卻又找不到原因?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和身體慢性發炎有關係。
急性發炎的表現方式會比較直接,通常你可以直接透過紅腫熱痛的現象,觀察到身體哪裡發炎、不舒服了。但慢性發炎更像是悶燒鍋原理,在身體這個爐子裡默默地持續悶燒,直到一個階段後才會出現比較明顯的不適感。
可是,現代人往往不願意為了小病小痛而花時間請假上醫院,所以,當身體發出原因不明的疼痛警訊時,都會習慣先隨手購買止痛藥來「處理」這樣的身體發炎現象。一開始也許會因為藥效而將不適感壓下去,你不再感到疼痛,誤以為痊癒了,漸漸地,很多人就很容易開始依賴這些止痛藥來抑制不適感。然而,你並未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原來還是處於發炎狀態,疾病依然在你的體內持續累積。久而久之,這樣不斷復發的慢性病,就會變成病患口中習慣成自然的「老毛病」。
有一位中年婦女,年約50歲,因為吃止痛藥吃到胃潰瘍而來找我治療。我記得當時那位病人走進診間時,神情非常焦慮,還沒坐下就迫不急待的說:「江醫師,我的胃還是很不舒服,我想要吃止痛藥,你可不可以開給我?」
我當時心想:「妳不就是因為止痛藥吃太多才得了胃潰瘍嗎?」出於好奇,我問她:「妳為什麼要吃止痛藥?還吃這麼多,吃到得胃潰瘍?」
一提到止痛藥,那位病人馬上一臉委屈的說:「江醫師,你不知道,我因為腰痛到不行,沒辦法才吃藥,這樣我才有辦法生活啊,不然我都走不了路。」長年的腰痛讓她非常痛苦,只有吃止痛藥才能減輕不適,讓她可以過正常的生活。
我問她:「妳為什麼不去復健?」不提還好,一提就是一連串的心酸史,我就在那邊聽她講了快30分鐘(門診時間就這樣不見了八分之一……)。她說:「江醫師,你不知道,我什麼復健、什麼招式都做過,都不知道做幾年了,可是無論怎麼看、怎麼推拿,三不五時都還是會腰痛,一直找不到痠痛的原因,也不是天氣變化,也不是太過勞累而疼痛,就是一直痛。而且,有時候只要一想到,就覺得腰很痠痛。剛開始痠痛的時候只要吃一顆就很有效,可是後來愈來愈沒效,我就加到一次兩顆、三顆……因為我太害怕那種痠痛了,只要稍微感覺到快要發作了,我就會吞一顆止痛藥,想說先預防一下,沒想到會吃到胃潰瘍、血便……可是好奇怪唷,很多時候我痠痛的位置都不固定,有時跑到肩膀、有時跑到背。反正我就是很怕痛,江醫師,你可不可以開止痛藥給我?」
聽到這些心酸史,我忍不住嘆了口氣,因為這些症狀聽起來並不是單純一種病而已。我問她:「妳運動嗎?平時生活習慣如何?有沒有補充營養品?」她的答案都是沒有,她只說:「醫師,我每天只是覺得好累,該試的我都試過了,我只想吞顆止痛藥,好好休息。」
聽她描述自己的狀況,我心想,她的身體已經處於一種長期的發炎狀態。於是,我問她要不要試試維他命D,因為這是每個人都要補充的營養素。她一開始很懷疑,但或許是出於對我的信任,她試了兩個月,結果疼痛改善了許多。她覺得自己彷彿獲得新生,一直跟我道謝:「江醫師,真的非常謝謝你,我終於不用靠止痛藥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我笑著對她說:「維他命D本來就是應該補充的營養素,只是剛好妳的身體可能很缺乏,所以對疼痛比較敏感。現在幫妳補充維他命D,妳對疼痛就不會太過敏感。」其實在我看來,很多慢性疼痛是發炎引起的,而維他命D的作用之一就是抗發炎,因此可以幫助緩解疼痛。
其實你的身體正在慢性發炎
我們常常聽到很多人說這裡痠、那裡痛,大家以為只是單純的姿勢不良導致肌肉痠痛,只要吃一吃止痛藥、貼一貼藥布就好了。但你確定你真的只是肌肉痠痛嗎?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根據臺灣疼痛醫學會2015年的調查,實際上臺灣約有七十萬人深受慢性疼痛的折磨,這個毛病非常普遍。我在這裡很簡單的教大家怎麼界定急性和慢性疼痛,基本上是依據疼痛持續的時間來辨別兩者的差異,急性疼痛一般持續4~6星期,慢性疼痛則通常超過12星期,如果持續疼痛長達三個月,已經是一般人可以忍耐的極限了。
當我們的身體遇到傷害,像是拉傷、扭傷或其他外傷,身體就會產生發炎反應,目的是為了清除侵入身體的外來物,修復自己的身體。但是,如果這個發炎過程毫無節制,就會產生類似「自體免疫疾病」的狀況。所以,有些慢性疼痛很難找出病因,醫生往往診斷半天,卻毫無頭緒。
因此,長期患有慢性疼痛的人要注意,自己的免疫力可能已經失調,造成身體一直慢性發炎,常常這邊痠、那邊痛的,卻都找不到原因。
這裡痛、那裡痛,止痛藥緩不了
我常常聽到慢性疼痛患者說,他們面對疼痛,通常第一個反應就是吃止痛藥減輕疼痛,認為吞幾顆止痛藥就沒事了,或是「過幾天就會好了」。無論是上班久坐引起的腰痠背痛,還是跑步運動導致的膝蓋痛、肌肉痛,都是用同樣的方式處理。
另外,有些女性常常睡到半夜會抽筋、痠痛,甚至有時會痛醒。我們醫院有很多病人,她們本來只是來正常檢查乳房而已,常常會順便問我們,為什麼她的腳常常抽筋,有沒有藥可以吃或是怎麼治療。
其實像這種情形,極有可能是夜間腿不寧症,這種病有很多原因,醫生常常會叫她們多補一點鈣。可是,有時候抽血檢查,卻發現她身體裡的鈣含量正常。其實血鈣正常也沒有關係,依然可以多補點鈣,有助於穩定神經。
有時,我們還會請患者睡覺時把腳包起來,好好保溫,因為這種靜態的抽筋(就是說患者其實沒在動,卻抽筋了,和動態的抽筋不同),有時跟溫度的改變有關係。我們也會請患者在睡前按摩一下小腿,促進腿部的血液循環,這些做法都可能有幫助。
不過,有些病人即使照做,還是沒有得到改善。有一位女病人就是這樣,她每天晚上睡覺腿都會被痛醒,醫生說的方法她都試過了(她其實還去找了好幾家宮廟,果然是標準的臺灣人,因為我自己運氣不好時也會偷跑去)。我最後請她補充維他命D,說也奇怪(但其實也不奇怪,這結果早在我預料之中),三個禮拜後,她小腿夜間抽筋的問題就大幅改善了。
其實,有不少人晚上睡覺常常腳抽筋,甚至連續抽筋了好幾個晚上,還影響到睡眠,有時是神經本身出了問題,由於神經傳導不良,造成對肌肉收縮抑制的不足,肌肉本身就會產生抽搐的反應。
如果你做了任何檢查都找不出抽筋原因,你可以考慮抽血檢驗,看看血中的維他命D是否不足。因為有時腿部的抽筋和慢性發炎、腿部神經不穩定有關,維他命D可以抑制發炎和穩定神經,所以對這種夜間腿不寧症有很好的療效。還有,我們人體的肌肉上有維他命D的接受器,它主要控制著鈣質平衡進出,抽筋有時是電解質不平衡所致,所以如果維他命D不足就可能引起抽筋。
疼痛是病,痛起來也可能要人命,但痛,真的不需要忍耐,因為疼痛是可以治療、治癒並好好控制的!但不一定要一直靠止痛藥,維他命D就是對付慢性疼痛的利器。
很多人都會使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剛開始吃一顆有效,後來愈吃愈沒效,這時你就要小心,可能你除了疼痛之外,還有其他問題。(本文摘自《一天一D:維他命D幫你顧健康》第二章,時報文化出版)
關於作者/江坤俊
研究維他命D長達十年,發表數十篇論文,曾至美國波士頓醫學中心進修,師承維他命D之父麥克.哈立克(Michael F. Holick)與陳泰成教授,回國後亦繼續相關研究。現為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大學臨床醫學博士。
江坤俊醫師長期擔任電視節目《醫師好辣》的固定醫師團來賓,廣受歡迎,亦常受邀上許多健康節目接受訪談,例如《別讓身體不開心》、《健康2.0》。江醫師每次在臉書粉絲團「江坤俊醫師」發文分享醫學小常識或醫院裡發生的小故事,都引來廣大迴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