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資料照片
陳碧憶說,洗手是簡單的衛生習慣,但在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進食前洗手,可移除皮膚表面塑化劑濃度並降低食入體內的濃度。
高醫研究團隊利用兩種臨床試驗方式,一種是洗肥皂,另一種是用清水洗。結果顯示使用肥皂,移除效率可達95%以上;沒有使用肥皂僅有9%。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不含塑化劑成分的肥皂,洗手表皮移除效率顯著高於清水洗手。
陳碧憶也列出洗手6大步驟,「內」、「外」、「夾」,「弓」、「大」、「立」,且每次洗手最好達30秒以上。她說,洗手是個簡單的疾病預防行為,過去對於洗手的推廣常限於預防傳染疾病。洗手除了可以預防流行性疾病的傳染,也可以有效的移除手中的化學物質。
編輯推薦
‧泡麵液態湯包先放、後放味道有差!日大廠揭密:忠實還原美味
‧65歲退休男存款千萬仍替兒子麵包餐車打工 賺不到2萬也開心
‧68歲夫妻投資600萬女兒家同住 最終「老本和親情」全賠上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