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噌是日本料理不可或缺的食材,但網路傳聞卻指出,味噌的顏色越深,越容易變質產生毒素。食藥署澄清,味噌在熟成期間,其中的鐵質會氧化,形成深淺不同的棕色,對人體無害。
食藥署「闢謠專區」表示,「味噌」是以黃豆為原料,再加上鹽和不同的種麴發酵而成,舉例來說,米麴能做成米味噌、麥麴則可做成麥味噌等,同時也能加入不同配料形成不同口味,例如鰹魚味噌等。
食藥署說,味噌的顏色之所以會是棕色,主要是因為黃豆裡含有鐵質,在熟成的過程中,鐵質和氧氣接觸就會形成棕色的氧化鐵,而且隨著熟成時間愈久、形成的氧化鐵愈多,顏色也會變得更深、口味更濃,例如赤味噌就得熟成長達3個月以上,呈現暗棕色,但這些成分對人體病無害處。
食藥署指出,味噌富含礦物質如鐵、鉀、磷、硫等成分,也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異黃酮素(Daidzein)及皂素(Sapponin)。
不過,因味噌所含的鹽份、蛋白質含量較高,食藥署提醒,若是罹患高血壓、痛風、腎臟病等患者,則應適量攝取味噌食品。
💪更多健康推薦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