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該不該洗蛋?歐美先進國家,和台灣最愛比較的日本,都有不同做法,但唯一不變的是,這些國家,雞蛋都使用一次性包材,不使用塑膠蛋箱重複進出禽場,避免禽場間傳播病菌,遠離最原始的感染源。
雞蛋使用一次性包材已經入法,但政府3年來推不動,業者以拖待變、提出各種理由與政府角力,請民代介入發聲,兩年緩衝其過去了,不論是換包材、洗箱、洗蛋一樣也沒改,本應產業調整的政策措施,最後演變成政府屈服業者壓力,態度放軟,改推雞蛋全面洗選政策,但是洗選蛋的目的,是在於分級、包裝,與國際接軌,和一次性包材目的不同。
美國會洗蛋,由於蛋殼上的保護膜遭水洗破壞,會噴油蠟保護,也會要求保存在7度以下,低溫保存運輸,盡速食用;日本也會洗,日本雞蛋要能上市,都必須符合生食的條件才行,所以即使同為禽流感疫區,日本從未叫人雞蛋要煮熟才能吃;而歐洲雞蛋不洗,德國甚至要求不准洗,取而代之的是完整集蛋系統,禽場會擦拭雞蛋,避免沾了雞屎的蛋流入市面,最後擦拭清潔的蛋會放入紙盤、或紙盒等一次性包材中出售。
這些國家處理雞蛋的核心目標,就是遠離原始的感染源,洗不洗蛋,都只是其中一種方法。反觀台灣,滿地雞屎的小型蛋雞場占了6成以上,即使洗蛋也是集中洗,穿梭各禽場到洗蛋場間,該用什麼容器盛裝才能降低禽場間汙染?洗完的蛋大多使用露天的小發財車運送,並非冷藏運輸系統,如何能降低保存風險?
食藥署雖配合推出洗蛋指引,卻沒有強制力,恐怕只規範到需要以雞蛋作為食品原料的食品業者,其餘超過5成散裝蛋,怎麼洗、有沒有洗、如何運輸保存,官方怎麼查,屆時都只能各憑良心。
台灣當然可以有自己一套有別於他國的做法,但前提是必須有把握能比別人更好;主政者也有蕭規不曹隨的權利,若真決定不推雞蛋使用一次性包材,何不乾脆直接宣布放棄、重新修法,維持現狀即可,否則今年6月勸導期一到,開不開罰都尷尬,雞蛋產業還沒提升,執法早已進退失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