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陳霈萱/嘉義水上】
災難到底有多可怕,如果沒有親身經歷,真的很難體會。
話說當年,外婆還住在糖廠宿舍,每年寒暑假我和弟弟最愛到外婆家「渡假」,那裡有寬敞的前庭後院,門前還有舊式澡堂,日式風格建築很有異國風。
當時,要煮上一餐飯或洗熱水澡,外婆總要劈柴升火,在大灶上完成這些工作。外公中風不良於行,外婆便承擔起大小事,劈柴也成了外婆能項之一。
只是,木造房子最怕遇上大火,這個令人擔憂的事竟發生了。隔幾戶的鄰居因灶上升火不慎,引發火災,頓時真是「乾柴烈火」,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外婆一把抱起體型魁梧的外公,一邊吆喝我們去冰箱旁,將早已不堪使用的舊鍋子帶出來。那時情況危急,我們也沒多想,雖然好奇為什麼要搶救一個舊鍋,但還是照作,只覺得鍋子沉甸甸的。
後來火勢被及時撲滅,只損毀了外婆家籬笆。但鄰居可就沒那麼幸運了,那場火吞噬了三間房屋,還傷及鄰居老伯。
至於那只舊鍋裡到底裝什麼?原來那裡藏的是她老人家畢生積蓄和許多重要物件。
她說:「發生事情時,第一要保命,第二就要帶著這些以後才能活命。」
可見她老人家在30年前,就準備了逃生包,真是有遠見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