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劉惠敏、曾懿晴/報導;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電視影集、電影中,常見勇者救溺,救上岸後,總得來段人工呼吸加上心肺復甦術(CPR),溺水者往往奇蹟式的恢復意識。但現實生活裡,最忌衝動救生,記住三原則:
岸上救生,優於入水救生。
器材救生,優於徒手救生。
團體救生,優於個人救生。
第1:判斷救援方式
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宗宏建議:
1.先考慮岸上救生:利用救生圈、浮板、甚至保特瓶等可浮物品或竹竿、木條等施救。
2.如需涉水救援時:得觀察地形,如漩渦或水流過急時,應立即放棄。
3.溺水者離岸不遠:應多人手拉手,以「人鍊」的方式合作救援。
4.溺水者離岸較遠:應使用船艇救援,除非專業救生人員,否則勿高估自己能力冒然下水救人。
第2:掌握急救時機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溺水是沉浸在水中、造成呼吸損傷的「過程」,包括溺水後造成的合併症與死亡。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蕭雅文說,急救分秒必爭,愈早給予溺水者人工呼吸、CPR等急救措施,其生命徵象以及未來恢復情形愈好。
但施救溺水者的首要前提,得確保自己與溺水者的安全。
第3:把握急救重點
Point1:頭部高過水
下水救人,最好從背後靠近溺水者,並使其頭部高過水面,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Point2:搬移要小心
由於施救者不一定知道溺水者的頸部或其他部位,在溺水時有無其他傷害,移動時應特別留意。
Point3:取出堵塞物
救起溺水者後,應先觀察其是否有意識,如有可見的異物堵塞,可用手輕輕的掏取異物。
Point4:嘔吐頭轉側
溺水者嘔吐時,可小心、溫和的轉動頭部至側邊,若評估呼吸道無阻塞,也可使其側臥,等待送醫。
Point5:掌握黃金期
溺水者明顯沒有意識、對疼痛刺激也沒有反應,沒有呼吸時,就必須立即為其人工呼吸,因為即使溺水者停止呼吸,還是有可能「挽回」,施救時間可比一般急救更久一些。
人工呼吸之後,觀察溺水者是否出現反射性動作,如果還是沒有任何動靜,要爭取時間盡快為其施以CPR,以CPR30下、人工呼吸2次持續急救。
Point6:保暖防失溫
溺水者如有反射性動作如咳嗽、手腳抖動時,需為其保暖。盡可能擦乾溺水者身體,用毛毯、甚至鋁箔、報紙予以包覆。蕭雅文提醒,儘管是炎夏,溺水者也可能失溫、影響功能恢復。
Point7:高濃度供氧
謝宗宏說,如果現場有氧氣設備,一定要盡可能給予最高濃度的氧氣。溺水時,因為在水中遭到壓力,水進入呼吸道,誘發過度換氣,進一步則會造成呼吸中止,不同程度的喉部肌肉痙攣,會引起低血氧、酸中毒,心肌失去功能,最後造成心跳停止、中樞神經缺血。
若溺水者一開始就有喉部肌肉痙攣者,水分較不易進入肺部,但有八至九成的溺水者可能因窒息導致呼吸道鬆弛,水分進入肺部,造成肺泡擴張不全、肺泡微血管損傷,而引起肺水腫、代謝性酸中毒,因此溺水者都得住院觀察、追蹤。
我要下水救他嗎?
「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寧可死一個,也不要造成更多亡魂。」張培廉說,即使身邊有人溺水,若沒受過專業的水上救援訓練,就勿下水救人。但是,誰想眼睜睜看人溺死?
張培廉說,即使不下水,善用身邊器具,在岸上也能救援。
器具1:利用衣服將多個寶特瓶包在一起丟下水,釣魚箱、木板、籃球、車內胎、保力龍等都可利用。
器具2:竹棍、拋繩等可增加救援者長度,將溺水者拉上岸。
器具3:游泳池溺水,救援者一手拉著扶梯,讓溺水者拉住自己拖上來,不至於冒然下水後被溺水者的求生本能纏住而導致雙雙溺死。
如何判斷該施行CPR呢?溺水者如休克,需經訓練的救援人員作專業處置。
張培廉說,曾有的救生員訓練不足而造成慘劇。一名女子溺水休克,一堆人搶救,猛吹氣、壓胸,「因力道過大,最後該女子兩根肋骨插進心臟身亡。」
心肺復甦術
1.叫:檢查意識,輕拍傷患肩膀、輕聲詢問,確定有無意識。
2.叫:溺水者若無反應,則高聲求救,撥打119。
3.A:Airway,打開呼吸道,仰躺壓額抬下巴,頭部盡量後仰、頸部伸直,讓呼吸道暢通。
4.B:Breathing,評估呼吸,先檢查呼吸(5~10秒),看胸部有無起伏、聽有無呼吸聲、感覺有無氣體呼出。若無呼吸,即施以人工呼吸,捏住鼻孔,口對口吹2口氣,每口1秒鐘。
5.C:Circulation,維持血液循環,10指交叉互扣、翹起,雙手掌根重疊。雙臂伸直下壓、放鬆時不要移動手掌位置。按壓位置為兩乳頭連線中央胸骨處,速率為每分鐘100次,用力壓、快快壓,下壓深度約4至5公分。反覆進行胸部按壓30下後、吹2口氣的動作,直到醫療救護人員到場或傷患會動。
CPR動畫教學請參考:http://210.69.173.9/cpr/index.htm
【2009/08/02 元氣周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