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方式
魔鬼沾優於鞋帶,不宜選完全無固定的款式。
楦頭
視腳型而定,楦頭可寬但「寬而不鬆」,如腳板寬就應選擇楦頭較寬的鞋。
材質
透氣布料或真皮
鞋跟
3公分以內的高度
鞋型
鞋後(後跟)要比鞋前高。
鞋底
PU鞋底或橡膠鞋底材質,選擇鞋紋深、橫向紋路的鞋款,防滑效果較佳。
圖/元氣周報
特殊腳型或關節炎
1.扁平足、高弓足、足底關節炎:可訂製適用鞋墊。
2.關節炎:稍微調整或改裝鞋子,改為稍具弧度的船型鞋底,讓行走變順暢。
從鞋底磨損判斷腳型
高弓足
主要磨損區在整個外側
正常足
一般人走路都會輕微內旋,常見鞋底後跟外側磨損。
扁平足
主磨損區在內側
買鞋試穿技巧
1.選在傍晚或夜間買鞋。
2.左右腳皆應試穿。
3.以舒適為原則。
4.腳趾與鞋頭保有1公分空間,勿完全頂住前緣。
5.鞋的材質軟硬適中,可稍微扭轉看看。
6.穿鞋行走時,鞋的彎曲處應在腳掌與腳趾交界的掌趾關節處。
7.試穿行走至少5至10分鐘。
8.做蹲下、踮腳尖等動作。
9.穿襪子試穿。
小提醒:適時添購新鞋,勿一雙鞋穿過久,磨損恐致足部傷害。
■銀髮族不宜鞋款
圖/元氣周報
圖/元氣周報
資料來源╱釋高上、陳智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800x100_udnhealth.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line_300x135_udnhealt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