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冷還熱的春夏,都市裡的熱度似乎比田裡的豔陽難以忍受。梅雨還沒到來,村裡的農人忙碌得很。這季,我們揮汗趕種著有機杭菊、洛神,心裡掛記著是滿園的紅棗樹葉腋的綠色小花苞,當蜜蜂嗡嗡聲不絕於耳,數以萬計的小棗花也散發出淡淡的奶香,疲憊早已無感,只在夜幕低垂回家時,才感四肢無力。手拿起用塞滿台灣黃豆的布棒,和姑姑輕垂著後肩,舒服得令人早睡。
今天晚餐,我自傲展現了私房拿手的豆腐蔬菜湯,用菜園裡的蒜頭爆香洋菇,以大骨與蝦膏熬煮穿龍豆腐的高湯,和上麵條,就是全家呼嚕好吃的簡單餐飯。成為農家後,我們吃的、用的農產品,總能說出是來自哪個農民好友的好物。豆腐,就是全然台灣黃豆的手工製品。
穿龍豆製品 因故事而香濃
每逢假日,總有不少人慕名來嘗穿龍豆腐,看似不起眼的手工豆腐坊,在170多年的穿龍圳上,八十高齡的老屋,輪替好幾代手工師傅。五年來不間歇的堅持,同伴們決定發起更大的倡議,成立「台灣豆陣線」凝聚更多使用台灣黃豆的小加工業者。
位於苗栗縣公館鄉的穿龍豆腐之所以好吃,在於它的味道加入了豐富的故事橋段。水圳上老屋是幾位在地朋友出錢出力整修,挖掘了自修研發手工鹽鹵豆腐的吳國楨,豆奶香濃郁的進口非基改黃豆一鳴驚人,清晨許多附近的鄰居拎著大茶壺或鍋子來裝剛起鍋的豆漿,買份還冒著白煙的板豆腐,在水圳上的老屋吃豆腐很是浪漫,但這是師傅們犧牲了大半的睡眠而來的購買福利。
豆小甜度高 本土大勝進口
剛開張沒幾個月,雲林的農民楊協翰很阿莎力的給了一袋自種的有機黃豆。豆子看來小巧不起眼,但有機且本季新鮮,第一次試做,軟綿甜美。在嘗試多位小農種植的黃豆與黑豆溢滿的香味與光采後,決定揚棄相對低價的進口黃豆。
黃豆是庶民美食中的代表,但國際化競爭,農民棄種,品種、栽培技術、收割加工的農機一付闕如。穿龍豆腐坊的創辦,不光創造在地日常美食及提供青年工作機會,更因本土黃豆的使用,讓身居農村的都市歸農族做點不一樣的事情。
在台南市北門貧脊土地上種植多種雜糧的劉榮文,多年來保有一小撮特別的珠仔豆,為了自家愛喝的美味豆漿而播種。若要比香氣,珠仔豆小巧的性格沒有外國豆氣勢,若比甜度,珠仔豆卻可以抬頭挺胸,讓喝的人睛直呼「好甜呢!」
於是,在2012年4月29日,穿龍豆腐坊決定以「台灣黃豆製作日」第一天開張,爾後,每使用一天,就在板上記錄一日。除了以珠仔豆為甜美基底,農業專家育種多年的高雄選十號也入列成為的穿龍豆香來源;還有,公館在地的有機紅棗和吳志有的有機薑黃也都融入豆滋味。有了黃豆,我們還更想要的是在地性,於是,來自後龍鎮海風孕育的黑豆、嘉義縣東石的有機黃豆,都不斷豐富了穿龍豆腐坊的閱歷,讓慕名而來的人嚐到台灣西部雜糧重鎮的風土美味。
美好的串連 農村生機再現
斯土有情,農業生產不該視為單純的商品消費,只講求量產及效率;農業所引領的,是人類文明的延續及維持萬物生存的美好態度。一小塊穿龍豆腐融合了各地食材的生產職人努力,我們更放大看到本土雜糧生產所帶來的好處:讓休耕的農田恢復地利,讓返鄉的青年找到出路,讓農村再現生機,讓我們多了安全食物的選擇權。
有了好吃的台灣豆腐,正逢元氣周報歡慶九周年,榮文的珠仔豆,透過台中地區農會農村家政班媽媽的巧手縫,完成了黃豆棒,不光能吃也能活絡身體。聽著珠仔豆拍打時摩沙作響,有點催眠,身旁的小狗子安穩趴睡著,明天還得起早,期待綻放燦爛的紅棗花,七月大暑就能豐收。
●台灣豆陣線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huanLongDouFuFang/
●515台灣黃豆製作999日活動報名 goo.gl/OB9SsG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