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妻替他打最後一次領帶…北醫教授從抗癌體悟人生
對此假說,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韓柏檉,以歷劫歸來的生命經歷,給出肯定的答案。
十多年前,他年方50歲,教學和研究總帶有鋒芒,學生遲到、早退、上課不專心、衣服沒穿好……,一一看在眼中,卻常把對人事的不滿隱藏起來,「可能是完美主義,又要維持一個形象吧!」他回想。
曾揭發台灣綠牡蠣的致癌風險,一戰成名,又是台北市無菸餐廳的幕後推手,到了2008年,卻意外發現,體內藏有一顆未爆彈──竟有顆長達19公分的肝臟腫瘤。他醒悟過來,形象再完美,也擋不住對身體的傷害,「內傷或壓抑,這是最傷的,生病應該就是跟情緒有最大關係。」
韓柏檉談起自己的病因,回到學者般理性分析,「一覺得急躁,壓力賀爾蒙或是腎上腺素就高起來,影響我們的內分泌系統,血壓高跟血糖也有關,當自律神經失調,交感副交感神經都在高檔,久了自體免疫系統就受到破壞。」
相同的自己,無法得到不同的未來
查詢過去統計的肝癌存活率,原本心想:「死定了」,情緒和數據同樣低迷,當下又轉念:「我還沒死呀,過一關也算一關。」
開始治療後,他刻意區別總是踩剎車的「理性」思維,寧願讓自己傻氣又衝動,妻子幫他準備蔬食料理,就餐餐照吃,也補充別人推薦的營養保健品,遇到隔空治療或氣功師傅,就跟著靜下心來練習。
手術後,身上留下長達40公分的疤痕,不多久,癌細胞又轉移到肺部,他開始服用標靶藥物,捱過25次化療和12次放射治療,發現白血球指數竟沒往下掉,對抗癌更有信心。
4年後,再發現肝癌復發,開刀切除2公分腫瘤,一路以來,他沒被恐懼擊潰,態度反而愈挫愈勇。
韓柏檉強調:「相同的自己,無法得到不同的未來。」因此在暫離工作的休養期間,他努力擺脫舊的生活模式,嘗試各種養生之道,其中,鑽研蔬果汁的做法,比照神農嘗百草的精神,更讓他被封為「全台最會打果汁的男人」。
自創蔬果汁配方,成為一天精力來源
起初,看一位認識的同事,每天帶一大罐蔬果汁精力湯來學校喝,心想「顏色好恐怖」,後來又接觸到養生博士吳永志的推廣,基於好奇,跟著買了一堆蔬菜來打成汁,發現精神狀況似乎有所改善,延續數年下來,已喝下超過200萬C.C。
但喝得多不稀奇,他在製作過程同時下了不少功夫,固定每周六到傳統市場採買,從瞭解食材特性、仔細清洗到調配比例,「好像扮家家酒,專心做這些就可以脫離悲苦的心情,生病的人最多就是時間,與其哀聲嘆氣,不如拿來好好練功。」。
除了蔬菜水果類,他也另類地加入辛香料、薑、黑胡椒粉或是「油」,來平衡果汁的寒性,達到「食療」的效果。
例如,他最常喝的「清血排毒蔬果汁」,就羅列甜菜根、胡蘿蔔、牛番茄、蘆筍、西洋芹、奇異果、蘋果、葡萄、檸檬、鳳梨、冷凍藍莓、冷凍覆盆子、薑黃粉、黑胡椒粉、亞麻子粉、老薑、生南瓜子、生核桃、生杏仁、枸杞子、海帶芽等超過20種品項,還搭配綜合養生穀粉,「一餐吃到50種食材也有可能」。
對他來說,飲用果汁像是一個儀式,他會先默念一段感謝的言語,並且相信將在體內激起好的作用。
病癒後,韓柏檉的教學風格更貼近生活,在「健康促進」課堂上,直接把果汁機帶到教室,當場製作蔬果汁並請學生試喝,台下聽講的營養師嘖嘖稱奇,向他表示「原來沒有想像中難喝」。
他觀察,現代人雖然吃很多,但營養卻不足,建議一般民眾,多從蔬果類補充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可從早餐開始改變就好,「喝一杯蔬果汁加一個水煮蛋,再一片吐司就夠了,精神萎靡的人吃個3天,精神就回來,不用睡午覺。」
親密關係裡的修行,一念之間天堂地獄
韓柏檉屬於用功又正向的病人,遵循正規治療,也不遺餘力嘗試抗癌解方,卻沒想過最難解的生命習題,是發生在一路陪伴他的妻子身上。
2年前,妻子被診斷出罹癌,他想方設法求醫,理當套用自己的成功經驗,從被照顧者轉為照顧者,如今想來兩者卻充滿拉扯。
「每個人生病的條件不一樣,你能適應的狀況,不見得能同時滿足別人,看她都不吃東西,會有點生氣,可是她那種狀況或許不能喝果汁,多渣的飲食也不能,大家都在很痛苦的階段。」他說。
妻子撐了一年多,最終還是走了,他總不經意想起病況急轉直下前,那個看似簡單的醫療決定。
「醫生給我們看有一個2公分的腫瘤,後來做內視鏡時卻沒處理好,變成需要外科介入,可是最好的身體條件已經被破壞了,補也補不回來⋯⋯」他並不責難醫療上的失誤,只是多希望能有不同的結果。
然而,最後的相處時光裡,仍有溫暖深情的回憶:他還記得是7月1日,要趕赴一場演講前,先到病房,讓妻子來幫他打領帶,「一輩子都她幫我打領帶,可是那天好像知道,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了,命吧⋯⋯」說到這一時語塞,眼眶泛出了淚水。
人都有慣性與喜好,韓柏檉原是勇於改變的實踐者,只是歷經妻子離世,他忽然明白,某些身不由己的時刻,改變實難,勉強不來,「當我能理解『要』跟『不要』的分寸拿捏,更懂人跟人之間應該怎麼相處時,就已經來不及了。」 眼角又閃現了一陣淚光。
他感嘆,最難修的修行,就在親密關係裡,愛之深責之切就是壓力,而壓力就是負面情緒,往往無關對錯,而是對方沒有達成你的期盼,關係朝向天堂或地獄,都源自一個念頭的力量。
你真的快樂嗎?真正的勇者都是鍛鍊來的
韓柏檉如今常到各地演講,推廣健康養生觀念,他眉目溫和,又知無不言,從年輕學子到大叔師奶都樂於和他親近。他常趁空檔探訪病友,並問起對方2件事:一是「你真的快樂嗎?」再者「從過去到現在,有沒有跟哪個人過不去?」
只因早年自己總笑臉迎人,像是「表面」功夫,反倒與疾病相處後,有所懺悔與感恩,並發願幫助別人「離苦得樂」,把糾結的原因找出來,心念的轉變,才能扎實成為身體健康的基礎。
碰到許多癌症病友,陷入擔憂復發的情境中,他以過來人說明,「克服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強,鍛鍊的過程也會更快樂,真正的勇者必須要練功。」
疾病學到的事 是讓自己更無煩惱
妻子離世後,他煮飯縫衣服常自己來,這幾年和女兒的關係也逐漸轉化,更能體諒彼此的難處,父女常一塊追劇,某次聽到電視劇〈延禧攻略〉的片尾曲「雪落下的聲音」,一句歌詞「誰來陪這一生好光景?」想起往事種種,不禁潸然。
後來他在尾牙時,公開演唱這首歌曲,得到一片讚聲,卻發現歌詞中陪伴的「陪」,正確其實是賠償的「賠」——賠什麼呢?他想,已不像年輕氣盛時,總看到對方的不足和欠缺,因而拚命追討,反之,觀照生命本質,更捨得付出與放下,「看開了,就不會起煩惱心」。
回首十年前後的變化,他視為一個轉變的契機,「如果沒生這場病,大概還是當初那個教授,寫很多Paper、開很多會、講話很直很衝,自以為了不起。」人過中年,心境如過盡千帆。
韓柏檉今年62歲,父親於3年前以104歲高齡辭世,他想起父親的養生之道,首重喝溫開水;而他如今勤於打蔬果汁,融合甜酸苦味,人生的況味似乎也含在其中了。

50+(Fifty Plus)
50+(Fifty Plus)是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2017年成立,是台灣最大熟齡媒體與生活風格社群。
50歲後,該如何過好往後至少30年的人生?作為「會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不期望兒女會照顧的第一代」。要有理想的老後,要靠自己有意識的規劃!
50+(Fifty Plus)提供生活全面向的討論,包括理財、居家、健康、旅遊、時尚、心靈、人物與照顧安老方案。我們希望成為新一代50+族群有意思、有料的老朋友,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50+官網】:https://50plus.cwgv.com.tw
【50+Line】:https://line.me/R/ti/p/%40efu3793r
【50+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50pluscommunity/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一輩子都被責任追著跑....一個精神科醫師罹帕金森氏症告白:生病12年,我才真正「活著」
英國女寶寶天生小腿沒脛骨....小腿被切除6個月後,終於站起來了
「我絕對不會變成這樣」?遺物整理師:每個垃圾屋背後那些說不出口的苦衷
不少老人終其一身「窮的只剩下房子」 王建煊夫婦蓋天使居,盼給獨居老人終身居所
為什麼VIP病人往往無法善終?柯文哲用5個臨床故事告訴你:他們不缺錢,卻經常死於...
幫癌末先生辦生前告別式!尹亞蘭:珍惜每個當下,人生很多事沒辦法「等一下」
「他在手術檯上,連心臟都沒有,這16天也叫做活著嗎?」全球首例無心人,衝擊柯文哲生死觀
歷經低潮,曾寶儀花十年才懂的人生醒悟:我再也無法對人說節哀順變,因為根本沒有這回事
「我們都沒有老過」…初老6現象,認識它、面對它、提防它!
陪83歲媽媽在家斷食善終!醫師畢柳鶯:愛的極致是放手,瀟灑地走勝過痛苦地活
人類的生命力比你想像的還要堅強 台大醫施景中分享7個生命的奇蹟故事
現在改變還來得及…日本安寧醫生的《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你也正在做?
《華盛頓郵報》評選十大奢侈品,再多錢也買不到!你擁有幾樣?
送走癌母痛不欲生!周丹薇轉念投身琉璃、攻碩士,活出最自在又無憾的自己
花20年從「地才」變天后!蔡依林40歲的人生啟示:用一輩子演示「不滿足」的精神
「生日快樂,雖然無法見面…」她翻出亡父遺留筆記 曝感人內幕
居家安寧占比降三成 想要在宅善終原來這樣難
歷經前夫家暴、離婚...賈靜雯用眼淚換來的「幸福哲學」:懂得轉身,傷與愛都是遇見美好的道路
為何越追求快樂,人生越沉重?丁寧用一趟10天旅程看透人生,「我不怕鳥事折磨我,因為我不當它是鳥事!」
漸凍人胡庭碩給媽媽的一封信:下輩子,不要再當妳兒子!
照顧中風母親20年,吳若權體諒缺席的手足:他們不是不愛父母,只是沒辦法處理心中巨大的悲傷
安樂死到底該不該合法化?「理想的死亡」有解答嗎
一位血腫科醫師省思:病人常執著於還可以活多久,不如積極去做未圓的心願
「如果知道自己可以安樂死該有多好」 安樂死可以是種預防手段嗎?
50歲人民保母即將離世 她暖心提問「要不要再來一張全家福呢?」
他們有知情、拒絕的權利 黃勝堅:「讓每一個死亡都有意義」
在瑞士安樂死是怎麼一回事?協助自殺醫師現身說法
孤獨死真的很悲慘嗎?一位65歲日本奶奶之死,教我學會「最理想的善終方式」
「生命只有10年」 4歲女童患罕病 漸漸失明且遺忘家人 媽:想聽她說愛我
安寧緩和新里程 衛福部擬設基地醫院助在家善終
猜你喜歡
余苑綺過年前發現癌症2度復發 肝臟和淋巴又出現癌細胞
元宵節12大禁忌 別穿這色條紋衣、剪髮「一年都存不到錢」
赴高醫調查罔腰懷孕案 高市衛生局結果出爐
總統府國策顧問「崑濱伯」於老家安詳去世 享耆壽92歲
罔腰再曝「流血」引熱議! 高市衛生局今發函通知說明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撞球「黑寡婦」珍娜李驚傳罹患卵巢癌 剩不到一年壽命
喉嚨癢咳不停,吃枇杷有用嗎? 中醫警告「4種情況」淺嚐即止
友曝吳孟達肝癌化療虛弱無力說話 僅能手勢給反應
變性網紅罔腰自曝懷孕 衛生局明發函要求一周內陳述意見
健康「乳」妳所願!醫:遠離乳癌靠「三及早」!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
肌肉量少也會影響心臟?研究:心臟病風險多81%
可樂、氣泡水用二氧化碳 納食品添加物列管
一輩子都被責任追著跑....一個精神科醫師罹帕金森氏症告白:生病12年,我才真正「活著」
「癌症只是數字遊戲」得癌的機率很大程度取決於一事
為什麼老人會有「老人味」?簡單3招改善異味
「等死了再睡」不再成立 你該知道的長壽最佳睡眠時間
影/高雄衛生局要約談「罔腰」 甚至釐清有無密醫行為
有性功能障礙?先看看你是否正在吃這些藥
超級病態肥胖患者動刀減重 健保已開放給付
陳時中證實:部分負擔會小幅提升、不影響弱勢慢箋
整理包/228三天連假就醫別亂跑! 醫院服務門診資訊一次看
初二回娘家禁忌別踩 民俗專家:兩撇步招好運
醫病平台/醫師分享三個乳癌病人,三種故事 (上)
年初一的十大禁忌 你最常犯哪一項
預防失智症趁早!21種全球認證降低罹患風險方法
幫癌末先生辦生前告別式!尹亞蘭:珍惜每個當下,人生很多事沒辦法「等一下」
安眠藥不是你的「救命稻草」 你需要靠兩種方法才能治標又治本!
大年初三別傻傻睏到飽 專家教你聰明開運
我的經驗/喝坊間流行果油 竟然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