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跟隨媽祖進香有什麼禁忌?2024白沙屯媽祖繞境日程、路線總整理,5件事保平安!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生命智慧

台灣媳婦赴德陪婆婆善終 吳品瑜寫下生命感悟

來自台南的德國媳婦吳品瑜,在婆婆臨終前,遠赴德國西南山村陪伴婆婆走完的最後人生旅程。她投稿獲文學獎,如今出書回首,體悟在臨終者面前,要以同理心去理解彼此需求。

來自台南的吳品瑜是長年旅居國外的德國媳婦,2014年3月她與德國先生舉家遷到吉隆坡,3週後,她獨自帶著3名女兒,飛回德國照顧膀胱癌末期的寡居婆婆,直至婆婆往生。

她去年整理之前寫在臉書粉專「善終,從我當下開始:德國臨終陪伴婆婆」的文字,以「臨在,終點的起點─德國居家安寧紀實」之名投稿,獲梁實秋文學獎散文創作類評審獎,後在8月由時報文化出版以「許我一個夠好的陪伴:臺灣女兒、德國媳婦的生命照顧現場」之書名發行。

吳品瑜接受中央社訪問時透露,84歲的婆婆終其一生照顧5代人,後來住在德國西南部山村一棟50多年老屋,罹患癌症後,是來自台灣的她及年齡各為14歲、12與歲1歲半的女兒,還有輪班的當地非政府安寧體系照護員陪伴婆婆到最後。

這些老小之間,年紀相差幾十歲,而且橫跨3個世代與不同文化。她在期間歷經各種掙扎,包括與孩子的衝突和與婆婆的磨合,還有身為照顧者的心路歷程,她終於漸漸明白被照顧者的心情。

她透露說,寫下來的紀錄只是呈現在德國居家安寧照顧的一個面向,沒有要鼓勵媳婦履行道德義務,或是強化所謂傳統孝道。

回首這段歷程,吳品瑜領悟到,安寧陪伴不需要照顧者展現專業,也不是在盡義務,而是在病榻旁帶來一點點膚觸與溫度。照顧者若能同理共感地在終點前,陪著臨終者走過這一段路,那也就足夠了。

吳品瑜說,除對德國民間醫療體系的適應,來到婆婆身邊的混亂,不是病魔所引發,而是她對自我生命終結的想像。照顧婆婆的期間,讓她直視這些未曾想像過的課題。

吳品瑜以女性的角度,在書寫過程去思考遭逢家庭生命周期的變化。她說,台灣好像容易以情緒性的理由,來說服家庭中比較好說話的人擔任照顧者,可能因為仍是單身、收入較低、個性比較溫和,就理所當然被視為要擔負臨終長者的照顧責任。

她說,政府除了要完善社會福利網、周全安寧照顧體系,期待醫療護體系能夠與公私領域結合,補足雙方面的不完整,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兼顧到需求。吳品瑜更期盼「老有所終」與「善終」能與時俱進,所以藉由文字分享,希望引發更多的共鳴與討論。

吳品瑜希望這本書能帶有公益性質,因此決定每本書的收入要捐出一點金額給弱勢團體。她說,除一方面幫助需要的人,也希望把對臨終照護的討論帶給更多讀者。

吳品瑜畢業於政大廣告系、中正電傳所,多倫多大學麥克魯漢中心研究,國際扶輪社駐加親善大使與訪問學人;曾任職文化總會、天下雜誌與尼爾森行銷研究顧問公司。

善終 膀胱癌 臨終照護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