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虛擬實境體驗生老病死 7成以上民眾有感
奇美醫學中心率全國之先,推出互動式動畫及虛擬實境體驗,這次為推廣民眾自主預立醫療決定,推出互動式動畫及虛擬實境體驗,讓民眾體驗臨終抉擇,體驗完的民眾都「超有感」,7成以上民眾不希望臨終前接受維生醫療,盼接受安寧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奇恩病房副護理長陳岳君表示,末期病人在到了生命最後階段時,仍可藉由插管、壓胸、電擊等急救措施延緩死亡。但往往只能拖個幾天至幾個星期,病人及家屬在過程中常備受煎熬,醫療機構舉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是完成預立醫療決定的第一步,最近該議題也受到大眾的關注。
陳岳君表示,奇美醫學中心去年被衛福部指定為「病人自主權利法案試辦醫院」,一年下來舉辦許多宣導病人自主權利法的活動,這次推出自製的電腦互動式觸控遊戲及虛擬實境體驗,呈現出生至終老的生命歷程,讓體驗者更清楚感受到疾病與衰老的醫療處境;也能了解在疾病末期安寧療護的介入,可讓家人陪伴取代冰冷的維生醫療。
陳岳君表示,這次推出的電腦互動式觸控遊戲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體驗,由團隊成員集體構思以生命成長為主軸,呈現出生至終老的生命歷程與任務,誘導個人思索生命價值與反思對未來醫療照護期待,達到善終的照護品質。去年12月運用這套系統參與台灣醫療科技展,透過對體驗者的問卷調查發現,「不希望在臨終前接受維生醫療」的比例,從體驗前的69%提升到77%。
該體驗像是互動式動畫一樣,讓體驗者「進入時光的隧道─生命的回顧」,從接受祝福與期待的嬰兒,到充滿夢想動態飛揚的少年,承擔責任與傳承志業的中壯年,與虛弱需人照護的老年四個階段,點出生老病死這不可避免的自然法則以及預立醫療指示的重要性,最後可以列印出個人的選擇做為紀念。
參與體驗的22歲王姓女大學生說,以前從沒思考過自己被插管後生活怎麼辦;看到影片中家屬辛苦照顧躺在病床上的臨終病人那一段時,感到很心酸。另一名楊姓女大學生說,慢慢等待死亡的過程很沉重,還是希望能感受到有親友在身旁陪伴。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主任謝宛婷說,去年5月開辦專門諮商門診,但觸及民眾不易,迄僅完成70位簽署,為了將預立醫療觀念普及化也落實病人自主,奇美醫學中心率全國之先,透過電腦互動式觸控遊戲及虛擬實境VR體驗,讓民眾身歷其境感受到疾病與衰老的醫療處境,從插管到安寧居家等急救歷程,了解自主預立醫療決定的重要。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憂簽署病主法後「醫生不救我」 醫生找樂團唱給民眾聽
陳長文簽立預立醫囑 他說受了2則新聞影響
「母住院72天賣了2棟房」健康沒病才是最大的不動產
「不要急救 給我念佛就好」 預立醫療決定保障病人尊嚴
簽「預立醫療」 生病死路一條?專家來釋疑
簽「預立醫療決定」生病只有死路一條?專家來釋疑
未納病主法 漸凍人、小腦萎縮症還在等
病主法上路 醫、學界:五大問題待解
病主法上路 保障「善終權」77醫院可諮商
病主法上路 重度失智不灌食他說餓怎辦
病主法上路 5步驟決定人生最後一程
病主法今上路 諮商費最高3500元
兒子罹癌苦等血 他捐血是給人新希望
老人最擔心的事:不知怎麼和人相處
預立醫療決定書 他們「不讓下一代痛苦」
選擇善終…病人自主權利法下月上路 面臨3大挑戰
病人自主權利法很難懂?1分鐘讓你看懂
老本該留給誰?吃剩菜留錢給子女,還是珍惜陪伴自己的人--看孫大川臉書的啟示
看著看著就哭了…60歲後「人生末班車」最令人害怕的晚年生活
伊正慟父喪 掩面痛哭放棄急救嘆:「就算是植物人,他還是活著」
「想開一點」,就真的沒事了嗎?
「生前準備」與「老後準備」,有何不同?
年紀大別麻煩兒女?她用自身經驗證實添點麻煩是好的
死如秋葉之靜美?當在天堂的朋友比人間的還多,我要為「死亡」取另一個名字
短短一頁遺囑寫了4小時...李開復的罹癌體悟:人生真正的悲劇是...
家中三人失智症 失智權威劉秀枝仍豁達:能夠年老,是種恩賜
七年級生開始預立生前醫囑 為何年紀輕輕就思考死亡?
20歲的她用生命來鼓舞世界 婚後無憾捐角膜遺愛人間
中風後復健有黃金時間 車行老闆花3年半找回彩色人生
達這些診斷標準就能預立醫囑 醫:定義清楚不難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