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曾器捐 三親等排序受惠
器捐中心最新統計,我國約1萬多人正在等候器官移植,但今年截至目前,約700多名案例等到器官,接受移植。雖然願意器捐的人數逐年上升,器捐中心喊出「捨得」口號,搭配新修訂的「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家中若有人曾器捐,將可嘉惠三親等未來等待器捐的優先順序。
若需移植 等候排序提前
曾有民眾詢問,家人死後捐贈眼角膜,再將大體捐給醫學院作大體老師或病理解剖,是否符合嘉惠三親等的資格?器捐中心董事長、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符合資格,前提是一定要完成器官捐贈。
曾有一名醫師罹患類澱粉沉積症,攝取的澱粉累積肝腎中,為確認疾病,死後捐贈眼角膜,再接受病理解剖,家屬同樣符合嘉惠資格。
活體器捐 也能有優先權
至於活體器捐,李伯璋表示,目前活體器捐開放捐贈腎臟及肝臟,健康成人可捐給五親等內的血親或配偶,或捐肝給五親等姻親,雖然不具嘉惠三親等資格,但自己未來若需等候器官,同樣具有優先權,但優先加權不及嘉惠三親等的加權數。
器捐中心執行長江仰仁表示,死後器捐者嘉惠三親等政策推行至今,3年來約有18名捐贈者的家屬受惠,提出證明後,通常排名等候順位會提前到第二位,最前面通常是因疾病嚴重度優先移植的患者。
以心臟移植等候者疾病嚴重度分級表而言,等級1A的患者,若不在3天內換心可能就會死亡,因此通常會優先讓疾病嚴重的患者先移植;但相較於其他的加權方法,三親等的加權數是最高的。
配偶有需求 條件較嚴苛
規定中的三親等,包含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外曾祖父母、兄弟姊妹、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伯叔父、姑媽、舅舅、姨媽、姪子女、甥子女,等待器捐的順序將大幅躍升,不過,同樣也是三親等中有人器捐過的等候者,將依照前後順序等候。
不過三親等中,有關配偶的條件較為嚴苛,依規定必須與捐贈者生有子女或結婚2年以上,但結婚滿一年後,醫師才評估患者需器官移植者,則不在此限。江仰仁說,從數據上顯示,新政策也帶動民眾願意踏出器捐的一步,簽下器捐卡以及實際完成器捐者也逐步增加。
親人曾器捐 明確告知醫院
器捐中心提醒,當自己正在等候器捐,又得知自己的三親等有人曾完成器捐,必須要明確告知醫療院所,該名三親等的姓名,由醫院調閱病例確認曾完成過死後器捐,符合相關資格後,等候器捐者只要再去申請戶籍謄本即可完成手續,等候器官的順序就會作調整。
臨床上有時會出現患者耳聞親友曾器捐,但不曉得細節,等到調閱病歷後,發現完全沒有這回事。因應該措施,建議可多與親友之間保持互動與聯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7旬翁拚命做生意突心臟衰竭 裝長效心室輔助器等換心
器捐供不應求 逾萬人等待希望
器捐愛的接力路跑 報名今截止
優秀器官勸募表揚/腦死判定醫師 讓生命最後圓滿
優秀器官勸募表揚/社工師助圓夢 個管師遺愛6人
優秀器官勸募表揚/他獲捐腎重生 當器捐志工報救命恩
護理師生前照顧愛滋感染者 車禍器捐遺愛人間
「不務正業」的醫師、社工師…器捐推手默默付出獲表揚
體悟死去活來價值 護理師從抗拒到勸募器捐
器捐路跑 帶長輩運動防失智
造血幹細胞配對成功 海陸弟兄慷慨捐贈
愛的器捐路跑 高中生幫你畫Q版人像
為了再一起過中秋!妻捐肝救夫從今「同肝共苦」
夏忠堅牧師:身體是泥造 靈才是真實
器官協調師:我不是禿鷹,我想當天使
神腦董事長賴勁麟率先簽卡 帶領員工一起修習生命學分
陳科神父:捨身,是崇高的舉動
星雲大師:器捐是內財布施 30年前已簽署
捐贈者母親:兒子眼睛依舊看著這個世界,心臟依然在跳動
自身意願、家人同意成就大愛兩關鍵
弟弟器捐10年後…他1個月排到換腎
換腎20年遵照醫囑贏回健康 他每天當「重生」
恩主公醫院器捐推廣 24人簽署同意書
女視障洗腎夫不離棄 妹捐腎加大愛胰臟獲重生
全台近萬人等候器官移植 排隊腎臟移植占近8成
單身癌末他怕家人為難 簽預立醫療器捐遺愛人間
豬腎人體移植年內有望展開 英外科醫生:豬心移植數年內實現
我的善終我決定 醫師:器捐大愛精神展現
她懷孕3月接受肝移植國內首例 世界第3例順利生產
孕媽咪成功換肝保住小寶貝 她是國內第一例
猜你喜歡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郭彥甫險休克劉畊宏即刻救援 醫:再晚2小時就不行了
人並非慢慢老去的 史丹佛研究:衰老發生在3個轉折點
不菸不酒無心臟病史…台南壯年員警猝死 留下一對求學子女
「艋舺」資深男星侯傑過世 失智曾沒穿褲流落街頭
傳罹患急性白血病 球評潘忠韋:積極面對
「自然療法大師」51歲身亡 看看風靡的養生法有多雷
翁家明演植物人躺20年秒醒 還能上街趴趴走
兒涉殺警入獄 女星罹癌養生一年狂甩28公斤
他秉持「過午不食」5年不吃晚餐 胃裡爛的一塌糊塗
冷天來杯咖啡讓身體熱起來?學者:反而不利保暖
台南名醫唐心北登山驟逝 親友病人不捨
海帶為什麼要打一個結?營養師揭露2原因
進急診室小心4大地雷!2大謊言絕不能說...
住高樓幽靜噪音少?實測結果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兒科界「天使醫師」葉勝雄過世!享年42歲...臉書14字惹哭網友
長蝨子是因為身體不乾淨?專家:即使乾淨一樣爬上身
第二階段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 聯醫:兩種情況不適合打
創立全台第一個乳癌病友團體 醫界「雷公」陳楷模辭世
頂級貨色組成僅31元!雲林營養午餐讓台北上班族掉淚
運動防護、延緩失能 物理職能治療明年可望直接服務
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16日開幕 初期有這7科
親人握住病人的手 減痛效果跟止痛藥一樣強
「紙廠倉庫堆花生?」蔡總統您的一驚可能值2400萬
素食網紅吃一口肉後「崩潰」改宣揚肉食主義激怒粉絲
令你生病甚至死亡 美國抗癌名醫指出損害健康的關鍵
14組致命混搭藥健保示警 灰指甲藥、贊安諾不可同時吃
Line瘋傳「醫管局」籲喝水預防流感 衛福部急澄清
6度罹癌 日81歲資深演員梅宮辰夫病逝
健檢報告有看沒懂?這樣看懂你的糞便檢查報告寫什麼
沒錢看醫生!部分美國人吃魚類抗生素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