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洗餐具有味道正常嗎?能耐高溫?招名威:3種情況不要用!
出門在外吃東西,不免會用上免洗餐具,不過免洗筷打開會有種味道,有的甚至特別強烈。另一方面,塑膠免洗餐具可耐高溫,但真的每個都安全無虞嗎?對此美國毒物理學專家招名威教授指出,若免洗筷出現3種情況就避免使用,而塑膠類也並非全部都能耐高溫,使用上還是得多留意些。
塑膠免洗餐具可耐高溫?
招名威:記住1個原則。
招名威教授表示,免洗餐具大致上可分成塑膠類和植物類兩種,塑膠類免洗餐具較少出現味道等問題,大多遵循食藥署規定而使用較5號「PP」及6號「PS」等高耐熱材質,不過雖說耐高溫,但一樣建議避免接觸「過度高溫」,例如在烹煮時使用,以免吃到溶出的塑膠。另外,有時也會看到3號的「PVC」餐具,這種是強烈建議避免高溫食物。而之所以會說「大多遵循食藥署規定」,是因為無法保證市面上無不肖業者使用規定以外的材質,這類便可能釋放出對人體有害物質。因此雖說大型連鎖店所使用的塑膠餐具,為維護商譽會做好品質控管,民眾較可安心使用,但為避免混淆、誤認「只要買得到的都有保障」,大原則來看還是盡量養成避免塑膠餐具碰熱食的習慣為佳。
免洗筷有味道正常嗎?
招名威:3種情況不要用。
免洗筷等植物類餐具在成形時,多會經過脫色、使用漂白、二氧化硫等,達顏色佳、賣相佳、不易發霉等目的,顏色越白使用越多,在打開免洗筷時所聞到微微的味道,就大多就是化學物質的味道,而非原木或竹子的味道。而據食藥署規定,免洗筷不可有不良變色、異臭、異味、發霉、蟲蛀、不良異物等,且二氧化硫殘留物應低於500ppm、不得檢出含有過氧化氫及聯苯等成分,但正如前述,市售流動商品難以絕對保證。因此若拆封時味道太重、顏色怪異、疑似發霉,就建議避免使用為佳。為保健康、也兼顧環保,建議還是多以環保餐具為佳。
環保餐具會有食安問題嗎?
招名威:材質還是得留意。
環保餐具定義範圍較廣,可如塑膠、木質、陶瓷、不鏽鋼等可重複使用餐具,當中也各有食安風險潛藏其中。塑膠類的碰到熱食一樣可能釋放有害物質,且清洗的時候容易刮傷,細菌、油漬、清潔劑等可能殘留。木質可能有發霉疑慮,吃下肚恐提升致癌風險。陶瓷則較容易打破。不鏽鋼疑慮較低,就是外觀較不出色。
因此建議若使用塑膠材質的環保餐具,一樣別接觸熱食,木質的則注意風乾、烘乾,且確實清洗,兩者都應定期更換避免刮傷過多還在使用。陶瓷就建議使用時注意安全,別打破就好。不鏽鋼則注意避免買到其他金屬。而不論是哪一種材質,都建議避免有塗裝、彩繪等,以避免染色劑引起另一種食安疑慮。
環保吸管不易完全清洗,
建議使用一個月換一次。
另一方面,環保吸管近年來也相當受歡迎,招名威教授提醒,除了留意並考量上述提到的材質以外,也要注意環保吸管整體而言是較難清洗的,常見單用清水沖洗、或是倒入洗碗精用水沖,都是強度不高的洗滌方式,日久恐有各項飲料的殘留物於內,再加上內部相較其他餐具屬陰暗潮濕,較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建議洗滌還是得用吸管刷等細小的刷子清洗,並置於通風處風乾,約一個月就換一次為佳。
《延伸閱讀》
.微波食物安全嗎?會不會致癌?毒理教授:比起輻射更要小心4風險
.毛巾沒洗如同用馬桶擦身體!專家指3地雷,常過敏、私密處感染留意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今健康
《今健康》(https://gooddoctorweb.com/),全家都健康,專訪全台專科醫師與營養師,提供最正確實用的健康資訊與圖文報導,每周線上直播邀請醫師專家解答健康迷思,實用、即時、專業,照顧全家人的數位媒體。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紫外線消毒燈熱銷 消保處檢測光學危害皆達高度風險
家居品牌CRATE & BARREL六項退運 因塑膠碗盤不耐酸
沒拔插頭、沐浴乳、灰塵...看懂6大居家「塑化劑」陷阱!醫師傳授吃5類蔬果排除塑化劑
詹雅雯首揭罹患帕金森氏症病因 竟是因從小接觸這毒物
台灣0~3歲嬰幼兒 有害物質暴露量最高
精煉植物油含3項毒物恐致癌 研究:棕櫚油最危險
食物容器、洗髮精、化妝品都有!研究:常接觸含PAE日用品增早死風險
北市抽驗美耐皿食品容器 發現三聚氰胺超標
8款抗菌砧板抽測 5款未達標
上月才回收 「克菌寧潔淨液0.5%」再回收4批共4000多瓶
消保處公布快煮水壺品質檢測 3成標示不符規定
KAKAO FRIENDS旗下便當盒餐具出包 不耐酸遭食藥署退運
台中抽驗抗菌潔手乳 3知名品牌生菌數、大腸桿菌超標
驗20件口罩3件含鉛卻難稱不合格 消基會籲訂標準
消基會口罩大檢驗 彩色口罩過關但3成防護效率低於80%
彩色口罩恐致癌 食藥署即起抽驗30件
顏色異常鮮豔就要小心 彩色口罩恐含致癌染劑
塑膠地磚抽驗 三分之二塑化劑超標
你愛吃的在榜上?微波熟食菌超標、健身餐脂肪高於標示
熱銷嬰兒地墊 塑化劑超標數百倍
嬰兒地板塑化劑超標百倍! 綠委籲全面調查
中秋烤肉注意!消保處抽檢烤肉盤 2件溶出物超標
蠶豆症殺手 公共場所擬限用合成樟腦丸
防油紙袋含全氟烷化合物會致癌? 檢測無異常,但出現2情況別用!
日常這些用品都有毒!釋出雙酚A恐致荷爾蒙亂、心肺功能異常
含禁用化學物質「滅蟻樂」 10件環境用藥遭裁處下架
邊境查驗/2款IKEA隨行杯 驗出塑化劑超標
玫瑰洗髮精好香,竟恐含塑化劑!台大化工博士:看懂2認證,避免洗出環境荷爾蒙
塑膠袋包肉、經年累月放冷凍 會釋出毒素嗎?
北市抽驗食具、染髮劑 1件竹筷含聯苯 多件標示違規
猜你喜歡
該不該送親人去安養院?會比在家裡好嗎?身為長期照護者該扮演什麼角色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驗出農藥殘留 Häagen-Dazs香草冰淇淋自主下架、退款
生活中培養健康好習慣,可延長壽命!日研究:有慢性問題者也有效
防猴痘不建議大量接種 台灣優先施打3對象
因丈夫罹患了帕金森氏症,打破了原本的生活... 身為長期照護者我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這一切!
老婆確診後性慾變強讓他嚇到 網歪樓留言:少子化有救了
康復者宣言/防疫好習慣 同住家人沒被我傳染
ELLE總編輯楊茵絜過世 父親楊渡悲嘆等不到電鈴聲
猴痘全球大爆發「傳播鏈有幾條?」科學家曝真相嚇傻:源自同一人
康復者宣言/確診後及時用藥!康復的關鍵為補充營養,兒貼心照顧
莊人祥:上周通報猴痘例已排除 明後天列法定傳染病
憂猴痘來襲…疾管署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24小時內需通報
東亞地區第一例!南韓通報首起猴痘確診 30多歲民眾從德國入境
猴痘會傳染毛孩!專家急示警:飼主染疫至少3週不能接觸「這類型寵物」
台灣首例猴痘 匡列縮減為9人
康復者宣言/面對病毒 不可輕忽小動作
康復者宣言/確診隔離 學到家人相處的智慧
法國驚現首例兒童猴痘病例 疾管署:同住家人可能染疫
大疫之下醫療奉獻系列/2015醫療奉獻獎 特殊醫療貢獻獎 從肝臟移植到Covid-19 跨域迎戰新病毒
醫病平台/讓人難以割捨的「臨終凌遲」,解套的關鍵在我們每一人
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要吃藥一輩子嗎? 營養師教你透過飲食與運動有機會停藥
不孕症名醫肺臟移植200天 林禹宏:距離出院回家不遠了
康復者宣言/平時有運動習慣 打滿4劑僅輕症
醫親揭女性小便「正確方式」 網驚:已經錯很久了
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猴痘病例續增 已超過3200例
不止吃多少動會變胖,吃藥也可能會!9種常見造成體重增加的藥物
蚊子喜歡咬愛吃肉的人?皮膚科醫師教如何有效止癢及防蚊
漂白水勿直接倒入馬桶 恐殺光汙水處理過程益菌生物
醫病平台/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
哈根達斯聲明產品未使用環氧乙烷 食藥署:未收到申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