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觀點/腹股溝疝氣 年長者是高風險群
門診中常有成年人驚呼:「疝氣不是只發生在小男孩身上嗎?」其實男女老少都可能罹患腹股溝疝氣,但許多成年人即使發現鼠蹊鼓了一包,也可能因為不痛,選擇觀察一陣子再決定是否就醫。在此特別提醒女性,女性好發的股疝氣,比腹股溝疝氣更容易在早期就有壞死的風險,發現疑似疝氣症狀,建議及早就醫。
腹股溝疝氣是疝氣中最常見的一種,成人疝氣有九成都是腹股溝疝氣,男性占大多數。一般而言,高風險群多是年長者,還有長期腹壓較大者,如經常搬運重物者、慢性肺病造成長期咳嗽、腹膜透析的洗腎患者、因便祕、攝護腺肥大需用力排便及排尿者,懷孕也會增加腹股溝疝氣風險。
民眾發現自己有腹股溝疝氣,通常都是洗澡時摸到,在鼠蹊部摸到有個圓形凸起物,隨著逐漸成形,漸漸開始感受到疼痛,尤其搬重物、咳嗽或大笑時,疼痛感特別明顯。女性或肥胖者的症狀相對不明顯,常被忽略。
腹股溝疝氣可以不就醫嗎?回答這個問題前,民眾需要了解腹股溝疝氣成因,當腹壁肌肉組織鬆弛、腹腔內壓力增加,腹內器官就會經由疝氣囊跑到腹腔外,一開始腹部肌肉的洞還很小時,掉出去的腸子能推回腹內,但隨著病程進展,腹部肌肉的洞會愈變愈大,一旦掉入的器官卡住,就會壞死,嚴重時造成腹膜炎及敗血性休克,有生命危險。
臨床上遇到腹股溝疝氣患者,通常都建議盡快手術治療,依病灶位置和執刀醫師經驗,手術後腹股溝疝氣復發率約3至8%,因此術後,建議避免搬重物、解決攝護腺肥大用力解小便、便祕等問題,也建議立即戒菸,降低慢性咳嗽風險,避免增加腹壓,降低復發機率。
諮詢/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子翔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專業觀點/腦中有病灶 最好別開車
我的經驗/得腦瘤22年切除又復發 做好三件事至今無恙
醫院管理心法 許惠恒公開6張處方箋
醫病平台/後事實時代的疫苗猶豫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與神經衰弱的興衰
醫病平台/一盒被退回的鳳梨酥:怪胎與自閉症的兩種文化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體重破百直腸科名醫陪兒路跑甩肉20公斤 病患以為看錯醫師
醫病平台/「病人角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作?
醫病平台/醫院裡不可或缺的存在! 美國麻醉科醫師照顧新冠肺炎病人的內心世界
專業觀點/不讓家人陷入抉擇 一起接受諮商
我的經驗/與老伴約定「我不會比你先走」!預立醫囑,要生得健康、死得乾脆
病人把命託給你,怎能不給他電話?陳晉興沒外科醫師架子,陳文茜陳佩琪肺癌都找他
醫病平台/麻醉科醫師回首SARS的醫生與疫死
醫病平台/默默的守護者 麻醉科醫師的內心世界
醫病平台/不只是勞雇關係,「社會參與照顧」應被重視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聲帶長息肉、甲狀腺結節 雙重衝擊皮膚科名醫險得憂鬱症
醫病平台/長照、移工、治療室裡的笑顏
醫病平台/家庭看護工的悲傷情緒何處投遞:帶著隱形悲傷的阿蒂們
台灣感染醫學之父謝維銓逝世 張上淳:離世不在預期
醫病平台/Remote OSCE——疫情時代下的醫學教育再思考
專業觀點/手術中途醒來 未必麻醉不完全
我的經驗/開刀開一半我被痛醒!麻醉退了 超恐怖經驗
醫病平台/VR醫學教育的應用與開發
醫病平台/後疫情時代的虛擬實境全人醫療教學
醫病平台/生死自在——談預立醫療決定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忙開刀一天只吃一餐 名醫胃痛又染菌!友胃癌逝警惕:健康不能再拖
醫病平台/執行「病主法——預立醫療決定」的我見我思
醫病平台/由預立醫囑談如何面對「生、老、病、死」
醫病平台/消失中的「家庭醫師」及「一般內科醫師」改變了醫病關係
我的經驗/不給下一代負擔 為自己做好安養
猜你喜歡
辣媽網紅PO哺乳照遭批暴露 國健署、醫師說話了
生這些病別亂吃水果! 一張表看懂「疾病對應忌食」清單
胸悶、胸痛是心肌梗塞,還是肺炎?
檢出首例含萊劑肉品超標 台中市府開罰
美牛剛被驗出含萊劑 食藥署火速宣布「美豬都沒萊劑」
酒精棉片消毒針頭讓學生共用 醫師直呼:不該發生的錯誤!恐傳播這些病毒
本島傳牛結節疹? 桃園明起針對5800頭牛打疫苗預防
輔大醫院院長王水深/醫院從零到有,規模比照醫學中心 在黃金時間內搶救病人生命及有效治療
痠痛吃肌肉鬆弛劑有效?藥師解析5種常用藥,副作用大不同
羅瑩雪乳癌病逝享壽70歲 檢察界震驚:4月太令人悲傷
茄紅素抗老又防癌!營養師建議一事更易被身體吸收
黃元德的養生秘訣/早餐黑咖啡 每日三蔬果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體重破百直腸科名醫陪兒路跑甩肉20公斤 病患以為看錯醫師
醫院管理心法 許惠恒公開6張處方箋
熟年如何安居/馬桶旁裝扶手 浴室鋪防滑墊
我的經驗/得腦瘤22年切除又復發 做好三件事至今無恙
熟年如何安居/住女兒新屋 老公寓出租
時隔半年再傳變色 化痰藥強生牧舒爾顆粒下架5萬包
善款扶助對象人數出爐!發現金、教育扶助採個人信託
史上首次!食藥署砸千萬搶奎寧失策 免費配送藥局銷庫存
限水抗旱用電也得注意 5個小叮嚀保你安全
走出登山舊世界的孤獨天才 呂忠翰無氧登世界第十高峰
病人把命託給你,怎能不給他電話?陳晉興沒外科醫師架子,陳文茜陳佩琪肺癌都找他
孝子揹父母下樓就醫 辛苦熬了近十年
3種老人常用藥 服用不當反危險
太魯閣號出軌/暖心醫護消…穿白袍衝入隧道 安撫嚇哭幼兒
導管置換主動脈瓣膜 健保有條件全額給付
健保給付制度 將出現2大變革
「親人的離開真的很痛」送走爸爸弟弟妹妹,吳念真:絕對別叫憂鬱症患者快樂一點
廖啟智胃癌病逝 么兒患血癌6歲離世成心中永遠的痛
直播預告/春天養生保肝 陳月卿明教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