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觀點/長者聽力缺損 多與內耳有關
老年人聽力退化或重聽,與年齡增長有關。一般來說,年過50歲,部分民眾會開始出現聽力問題,尤其對高頻聲音的敏感度降低,與聲音渾厚的中低音男性相比,會比較聽不清楚尖銳的女性聲音。若退化情形嚴重,慢慢地連中頻、低頻聲音也聽不清楚,就演變成重聽。
聽力缺損可能發生在單耳或雙耳、時間上可能暫時或長期,但不至於全聾。由於聽力障礙開始出現時多屬輕度、不明顯,患者或親友可能不會特別留意。
引起年長者聽力缺損的原因多與內耳有關,內耳位在耳朵最深處,為顳骨包圍著,內耳的耳蝸屬於「聽覺器」掌管聽力,若耳蝸神經退化或異常,會使內耳收到的訊號無法傳達到中樞聽覺系統、或使辨識能力變差,而聽不清楚高中低頻聲音。
前庭與三半規管則是「平衡器」,掌管左右耳對稱、旋轉、平衡等,若發生障礙或受損,就會出現走路不穩、傾斜甚至眩暈等情形。
而耳鳴則指患者自身耳朵在沒有外來聲音刺激下,聽到部分或持續鳴響,並與睡不好有關,形成惡性循環。出現耳鳴原因除了耳朵本身受損、年長老化、感染外,也跟情緒變化、免疫失調及自律神經系統均有所關連。如例子中的鄰居黃太太,失眠加上耳鳴外,聽力也受損,長期下來就會出現聽力下降、走路搖晃不穩等情形。
此外,年長者聽損也可能跟基因遺傳、外傷、藥物或疾病等影響所致,如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長者,內耳末梢就可能出現問題。
聽損在診斷上應先至醫院做完整聽力檢查,包含耳朵相關理學檢查,以確認聽力損失原因;治療上則依聽損嚴重程度,來考慮使用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改善,減緩退化速度。而耳鳴則因成因相當複雜,藥物治療上以維他命(維他命B12尤佳)、精神安定劑,來改善耳鳴造成的焦慮不安及失眠等;或服用促進末梢血液循環藥物等,來促進內耳、神經及腦部循環功能。
(諮詢╱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邱昱勳)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長年壞習慣,身體終反撲!肝膽名醫膽結石發作,痛到掛急診開刀
醫病平台/醫師分享三個乳癌病人,三種故事 (中)
醫病平台/醫師分享三個乳癌病人,三種故事 (上)
我的經驗/喝坊間流行果油 竟然拉肚子
專業觀點/攝取過量易腹瀉 不如吃深海魚
連夢裡都在問,哪裡沒注意到?泌尿科權威憶那些手術臺上的意料之外
長輩心中外科就是神?內科醫師慘被嗆「去藥局抓藥就好」 網曝原因
醫病平台/床邊教學讓醫學生體會「語言」與「態度」的重要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0.5公分之差長短腳造成膝蓋痠痛,拜師日名醫造福自己也造福病人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中的「語言」和「態度」
醫病平台/阿公送的兩塊太陽餅,對我的影響!
診斷書一定要出現「意外」兩個字?醫師的診斷書作文大賽
醫病平台/醫療的最小與最大
我的經驗/腰痠多年傳統療法沒效 椎間盤突出靠開刀解決!
醫病平台/火花是活著的熱情,不是活著的目的! 作為醫者我的「火花」是什麼?
醫病平台/如何做一個好醫生?醫師分享他的醫學生涯規畫二十年
醫病平台/賀台大醫學院神經科及台大醫院神經部40周年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父愛囤物水果放到爛 精神科醫師兒也沒轍
醫病平台/退休精神科教授的「退而不休」生活 2019超前部署充實人生
醫病平台/邁入老年的醫師在想什麼 放射科醫師回顧他2020的退休生活
外科醫師變網紅擁34萬粉絲!江坤俊寫診間日記:遺憾的故事,能讓更多人不再遺憾
醫病平台/家有身心障礙子女的父母該如何面對 教養院的教養之路與您同行
我的經驗/心跳高達180幾下 直奔醫院一次處理2種心病
專業觀點/WPW症候群 建議手術治療
醫病平台/兒童精神科的診療工作 幫助孩子在正向環境中成長
影/30年已捐上億 離島狂醫大病暴瘦今再宣布遺產全捐公益
醫病平台/正向解決問題,會幫助我們往前邁進忘記煎熬
醫病平台/發燒感冒腹瀉,到底何時會好?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身歷其境才真的體會病人苦痛…當泌尿科名醫成了攝護腺癌患
冷漠前輩澆熄行醫熱忱?選錯專科的醫師其實不是少數
猜你喜歡
余苑綺過年前發現癌症2度復發 肝臟和淋巴又出現癌細胞
吳孟達傳病況惡化 藝界好友認「來見最後一面」
元宵節12大禁忌 別穿這色條紋衣、剪髮「一年都存不到錢」
港媒報導 吳孟達今下午病逝 享壽70歲
赴高醫調查罔腰懷孕案 高市衛生局結果出爐
總統府國策顧問「崑濱伯」於老家安詳去世 享耆壽92歲
罔腰再曝「流血」引熱議! 高市衛生局今發函通知說明
喉嚨癢咳不停,吃枇杷有用嗎? 中醫警告「4種情況」淺嚐即止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友曝吳孟達肝癌化療虛弱無力說話 僅能手勢給反應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長年壞習慣,身體終反撲!肝膽名醫膽結石發作,痛到掛急診開刀
變性網紅罔腰自曝懷孕 衛生局明發函要求一周內陳述意見
健康「乳」妳所願!醫:遠離乳癌靠「三及早」!
為什麼老人會有「老人味」?簡單3招改善異味
撞球「黑寡婦」珍娜李驚傳罹患卵巢癌 剩不到一年壽命
肌肉量少也會影響心臟?研究:心臟病風險多81%
天氣一變就頭痛 竟是鼻竇炎惹禍!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
可樂、氣泡水用二氧化碳 納食品添加物列管
一輩子都被責任追著跑....一個精神科醫師罹帕金森氏症告白:生病12年,我才真正「活著」
自曝懷孕引關注!罔腰接受調查 高市:釐清事證中
「癌症只是數字遊戲」得癌的機率很大程度取決於一事
整理包/228三天連假就醫別亂跑! 醫院服務門診資訊一次看
影/高雄衛生局要約談「罔腰」 甚至釐清有無密醫行為
「等死了再睡」不再成立 你該知道的長壽最佳睡眠時間
有性功能障礙?先看看你是否正在吃這些藥
醫病平台/醫師分享三個乳癌病人,三種故事 (上)
陳時中證實:部分負擔會小幅提升、不影響弱勢慢箋
初二回娘家禁忌別踩 民俗專家:兩撇步招好運
幫癌末先生辦生前告別式!尹亞蘭:珍惜每個當下,人生很多事沒辦法「等一下」
年初一的十大禁忌 你最常犯哪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