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記憶衰退是正常老化或失智?醫教你如何分辨及何者可能恢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第29屆醫療奉獻獎/國內首位女法醫尹莘玲 投入驗傷終結兒虐

尹莘玲(左)的母親獨立拉拔家中7個孩子,她認為自己繼承了母親堅強的性格。
尹莘玲(左)的母親獨立拉拔家中7個孩子,她認為自己繼承了母親堅強的性格。
記者蔡容喬/攝影、圖/尹莘玲提供

高醫2014年成立國內首家兒少驗傷醫療整合中心,由尹莘玲結合跨科團隊一手創辦。<br />記者蔡容喬/攝影、圖/尹莘玲提供
高醫2014年成立國內首家兒少驗傷醫療整合中心,由尹莘玲結合跨科團隊一手創辦。
記者蔡容喬/攝影、圖/尹莘玲提供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病理部法醫病理科主任尹莘玲是國內首位女法醫,33年醫師生涯中,有三分之一從事法醫工作,透過司法解剖,從死者身上找答案;她以法醫領域第一人投入兒虐驗傷,成為「兒虐終結者」。

意外?兒虐? 誤判可能奪命

尹莘玲在醫學領域,選擇較少人走的路,在精明幹練與不服輸的外表下,抱持的是「想救人」的醫者心,她說:「意外與兒虐,誤判可能剝奪孩子活命機會,也可能毀了一個家。」

16種傷痕 教人辨識兒虐傷

尹莘玲近幾年製作教材和驗傷工具,從手冊、皮膚外傷到受虐嬰兒模型,讓更多人「看懂」兒虐傷痕。<br />記者蔡容喬/攝影、圖/尹莘玲提供
尹莘玲近幾年製作教材和驗傷工具,從手冊、皮膚外傷到受虐嬰兒模型,讓更多人「看懂」兒虐傷痕。
記者蔡容喬/攝影、圖/尹莘玲提供

為讓人有能力辨識「兒虐傷」,尹莘玲製作出整組「傢私」 ,包括受虐嬰兒模型「小星星」,各式皮膚外傷的矽膠或黏土模型,已申請專利的L形驗傷尺(可從傷口顏色判斷受虐時間),多波域光源儀(讓舊傷無所遁形)等;今年5月出版的「兒虐研判實務手冊」,整理出尹莘玲幾年來為受虐兒驗傷,整理出常見的16種傷痕。

尹莘玲的另一半陳偉熹是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兩人從香港一起來台攻讀醫科,婚後育有3子。尹莘玲談到先生,「沒有他,我沒有今天」。1994年尹莘玲申請法務部獎學金,前往國際知名的美國洛杉磯法醫中心,當時美國發生辛普森案,法醫界抱持著「一個都不能錯」的態度,訓練嚴格,尹莘玲選擇難度最高的「他殺」項目。

尹莘玲到美國進修前已生下老二,婆婆極力反對,但她向老公說「你是活人醫師,我當死人的醫師」,獲另一半全力支持;到美國隔年,陳偉熹也申請到當地進修陪伴,在她全心學習時,幫忙照顧年幼孩子,成為重要依靠與精神支柱。

棄高薪當法醫 職場衝突不斷

回國後,尹莘玲放棄人人稱羨的高薪,轉往屏東地檢署擔任專任法醫,薪水只剩大醫院三分之一,當時法醫環境不好,她以女病理醫師轉任法醫,在男性為主的職場引發不少衝突,例如她以安全為由,要求解剖時戴口罩,被認為不尊重屍體;改造解剖室環境,也被批「沒事找事做」,還有檢驗員當面嗆她,要她離開法醫界。

雖心灰意冷,但尹莘玲沒有逃避,更認真扮演「柯南」,研究非自然死亡事件背後的真相。期間尹莘玲相驗過約4千具大體,稚齡孩子至少幾十具,死亡孩子身上除了新的致命外傷,還有累積舊傷,她常一邊驗屍、一邊思考,為何孩子受苦這麼久,竟無人發現?埋下投入兒虐研究的種子。

法醫師法通過後,各醫院須設置法醫部門,2009年尹莘玲回鍋高醫,2014年成立「高雄市兒童少年驗傷醫療整合中心」,透過各科會診,提出完整鑑定報告。成立至今,每年平均接獲20幾件重大兒虐驗傷案,共31件送地檢署,偵查中16件,13件起訴,1件緩起訴,已有9件判決有罪,最高處有期徒刑3年8個月。

從傷口顏色 能推斷受傷時間

尹莘玲(後排左二)自美國接受法醫學訓練返國,1998年參加法務部法醫師訓練班。<br />記者蔡容喬/攝影、圖/尹莘玲提供
尹莘玲(後排左二)自美國接受法醫學訓練返國,1998年參加法務部法醫師訓練班。
記者蔡容喬/攝影、圖/尹莘玲提供

為提升兒虐驗傷的專業判定,尹莘玲赴澳洲維多利亞臨床法醫學研究所,也到美國學鑑識學,帶著滿滿經驗回到第一線,從傷口顏色就能推斷受傷時間。有次尹莘玲處理一個兒虐驗傷案,推算出孩子傷口形成日期,正好與母親同居人休假日符合,研判同居人在和孩子獨處時施暴,最後定罪。

尹莘玲說,重大兒虐事件層出不窮,常有家長帶孩子到急診來說跌倒了,孩子住院幾天就腦出血死亡,醫師卻無計可施。「孩子的解剖報告寫很清楚,但已經死了!」如果透過完整鑑定,借重司法調查懲罰施虐者,讓小孩獲救、平安長大,「這就是我最期盼的」。

兒虐驗傷 難解家庭複雜課題

推動兒虐驗傷,接受完整科學訓練的尹莘玲,仍難解社會與家庭的複雜課題,她說,有些重大案件社政單位啟動驗傷,將孩子安置,但孩子重回原生家庭,又再度受虐。她曾碰過孩子返家,不到兩年又被繼母拿燕尾夾夾傷生殖器,但考量孩子須回歸原生家庭,最後未啟動司法調查,令她充滿無力感。

尹莘玲坦言,年輕時心高氣傲,擔任法醫時頻踩紅線,得罪不少人;年紀大了,尹莘玲反省,在兒虐領域遇跨部門不同意見,盡量柔性溝通。

讓更多人了解 演講上百場

為讓更多人了解兒虐傷痕,尹莘玲全台演講上百場,「可能接觸受虐兒的地方,我們都盡量去教!」一開始用簡報檔照片,發現大家看照片仍一知半解,她整理、出版手冊,讓社工、警方按圖索驥,也將平面化為立體,製作皮膚和嬰兒模型,演講時就帶著逐一解說。

尹莘玲舉例,像「蝴蝶傷」,就是用兩根手指頭把肉掐起來,造成皮下微血管破裂,出現有如蝴蝶翅膀的血痕;棍棒打的,血往兩邊擠,形成兩條軌道,叫「軌道瘀傷」。有些皮膚表面胎記被看成傷口,但也有幾天前的瘀傷,在多波域光源儀的紫外光照射下現形,因為受傷時,紅血球聚集皮膚表面,血色素吸收光譜,看起來比較黑。

今年剛出爐的「小星星」嬰兒模型,則模擬菸蒂傷、抓痕、下體踢瘀傷等,尹莘玲說,這些都是她實際看過的傷,請化妝師觀察傷口血痕畫出來。「只要更多人看得出小孩的傷是受虐造成,勇於通報,能救一個是一個!」

這個工作 要有人傳承下去

尹莘玲曾為法官、檢察官辦過兒虐傷辨識,希望能為大眾成立訓練中心,號召更多社政、衛政及第一線警員投入,「我能做的盡量做,但這工作要有人傳承下去」。尹莘玲期待高醫大能在研究所設立臨床法醫組,建置臨床法醫學訓練中心,讓家暴、性侵及受虐兒,獲得最完善的驗傷鑑識。

個人獎

尹莘玲

年齡:59歲

出生地:香港

現職:

● 高雄醫學大學助理教授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法醫病理科主任

學歷:

●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 台灣大學法醫學研究所

經歷:

●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研究員

● 法務部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主任法醫師

● 法務部屏東地方法院檢察署法醫師

主要事蹟:

● 國內首位具有醫師身分的女性法醫師

● 在高醫規畫成立全國第一家「兒童少年驗傷醫療整合中心」

● 協助橋頭地檢署成立全國首座性侵害犯罪加害人採證室

受虐兒 外傷 腦出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