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假日運動員 侯勝茂膝蓋走出問題
健走,是我最重要的獨處時間,健走時間會自我設定主題,一邊走一邊思考。
習慣健走思考或觀察路人
在台大醫院當外科醫師開始,我就養成了規律的習慣,每天在大安森林公園走三圈,運動也要講究如同儀式一般的堅持,過去走55分鐘,現在體力稍微退化,繞三圈健走得花一小時15分鐘。
近年來,接任新光醫院的院長之後,因為工作太忙碌了,變成了「假日運動員」,只能利用周六、日去爬山,假日經常到台北市郊的象山爬山,每次大約3小時。誰知道,膝蓋卻因此出了問題,經常感覺疼痛。
骨科門診常見假日後傷者
我常在門診提醒病患不要當假日運動員,結果我自己因為工作的關係,也成為假日運動員,假日運動員可能因為肌肉彈力不夠、暖身不夠,卻短時間大量的運動,常常導致腳踝、膝蓋受傷,骨科門診中就常出現假日後的傷者。
象山的山坡很陡,其實並不是健走的好場地,走起來很傷膝蓋。「不該當假日運動員」、「健走應該在平緩的場地進行」。明知自己這樣不好,勸病人的話還是都犯上了。果然,近年來,膝蓋也出了問題,常常感覺疼痛。
對付膝蓋痛我有私房祕招
對付膝蓋痛,我有私房祕招,假日爬山,出發前先使用「非固醇類抗發炎劑」,這樣的藥物具消炎、止痛及解熱作用。臨床上,一般用於骨關節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有效緩解骨關節炎、成人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與徵兆。
對於成年人來說,最好的運動是健走,尤其是水中健走,大約走一小時最好,可以達到運動效果,又不傷膝蓋。現代人生活忙碌,為了保持健康,必須持續運動,為了保護膝蓋,民眾應該諮詢專科醫師,尋找適合的運動型態與保護膝蓋的方法。
醫學辭典/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關節軟骨磨損及滑液減少而導致的肌肉骨骼病變,常見原因包括長期姿勢不良、負重用力、體重過重或骨折、軟骨、韌帶磨損等創傷,導致膝部軟組織受損,加重關節面受力不平衡,造成疼痛、關節僵硬和活動受到限制。治療方法包括復健治療、以藥物控制疼痛、在關節腔內注射類固醇、玻尿酸、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或關節重建手術等。
侯勝茂小檔案
現職:
●新光醫院院長
●血液基金會董事長
年齡:69歲
出生地:嘉義市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國立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碩士
專長:關節重建、運動醫學
經歷:衛生署署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系主任、再生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骨科部主任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醫病平台/與肝炎同行 醫師的肝炎奮鬥甘苦談!
兒童醫療貢獻獎 謝謝你們守護孩子
醫病平台/醫謢先士卒伸出手臂接受疫苗施打 疫情中醫病同心且同境!
專業觀點/腦中有病灶 最好別開車
我的經驗/得腦瘤22年切除又復發 做好三件事至今無恙
醫院管理心法 許惠恒公開6張處方箋
醫病平台/後事實時代的疫苗猶豫
醫病平台/醫病關係與神經衰弱的興衰
醫病平台/一盒被退回的鳳梨酥:怪胎與自閉症的兩種文化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體重破百直腸科名醫陪兒路跑甩肉20公斤 病患以為看錯醫師
醫病平台/「病人角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作?
醫病平台/醫院裡不可或缺的存在! 美國麻醉科醫師照顧新冠肺炎病人的內心世界
專業觀點/不讓家人陷入抉擇 一起接受諮商
我的經驗/與老伴約定「我不會比你先走」!預立醫囑,要生得健康、死得乾脆
病人把命託給你,怎能不給他電話?陳晉興沒外科醫師架子,陳文茜陳佩琪肺癌都找他
醫病平台/麻醉科醫師回首SARS的醫生與疫死
醫病平台/默默的守護者 麻醉科醫師的內心世界
醫病平台/不只是勞雇關係,「社會參與照顧」應被重視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聲帶長息肉、甲狀腺結節 雙重衝擊皮膚科名醫險得憂鬱症
醫病平台/長照、移工、治療室裡的笑顏
醫病平台/家庭看護工的悲傷情緒何處投遞:帶著隱形悲傷的阿蒂們
台灣感染醫學之父謝維銓逝世 張上淳:離世不在預期
醫病平台/Remote OSCE——疫情時代下的醫學教育再思考
專業觀點/手術中途醒來 未必麻醉不完全
我的經驗/開刀開一半我被痛醒!麻醉退了 超恐怖經驗
醫病平台/VR醫學教育的應用與開發
醫病平台/後疫情時代的虛擬實境全人醫療教學
醫病平台/生死自在——談預立醫療決定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忙開刀一天只吃一餐 名醫胃痛又染菌!友胃癌逝警惕:健康不能再拖
醫病平台/執行「病主法——預立醫療決定」的我見我思
猜你喜歡
辣媽網紅PO哺乳照遭批暴露 國健署、醫師說話了
就醫不可不知潛規則!蒼藍鴿醫師:診間沒主動提這13點,恐變「流水式看病」
檢出首例含萊劑肉品超標 台中市府開罰
地震時在浴室怎麼辦?消防署教你在不同場合應變
走出登山舊世界的孤獨天才 呂忠翰無氧登世界第十高峰
美牛剛被驗出含萊劑 食藥署火速宣布「美豬都沒萊劑」
生這些病別亂吃水果! 一張表看懂「疾病對應忌食」清單
酒精棉片消毒針頭讓學生共用 醫師直呼:不該發生的錯誤!恐傳播這些病毒
本島傳牛結節疹? 桃園明起針對5800頭牛打疫苗預防
輔大醫院院長王水深/醫院從零到有,規模比照醫學中心 在黃金時間內搶救病人生命及有效治療
痠痛吃肌肉鬆弛劑有效?藥師解析5種常用藥,副作用大不同
羅瑩雪乳癌病逝享壽70歲 檢察界震驚:4月太令人悲傷
心律不整、心跳如小鹿亂撞,也要注意肺炎嗎?
減肥肚子餓就是在消耗熱量? 「6條NG觀念」超多人都有
我的經驗/得腦瘤22年切除又復發 做好三件事至今無恙
熟年如何安居/住女兒新屋 老公寓出租
醫院管理心法 許惠恒公開6張處方箋
不到一個月再出包 永豐生理食鹽水不符規定回收200餘批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體重破百直腸科名醫陪兒路跑甩肉20公斤 病患以為看錯醫師
侯佩岑苦勸去健檢!林月雲不想心理有負擔,失控罵女「你說完了沒」
王水深養生祕訣/堅持日行萬步 爬山釐清思緒
牛結節疹引恐慌 動保處:不傳人 牛乳及牛肉有層層把關
茄紅素抗老又防癌!營養師建議一事更易被身體吸收
熟年如何安居/樓梯間裝升降椅 比買電梯房划算
黃元德的養生秘訣/早餐黑咖啡 每日三蔬果
廖啟智胃癌病逝 么兒患血癌6歲離世成心中永遠的痛
限水抗旱用電也得注意 5個小叮嚀保你安全
長者出外頻走失、跌倒 醫師:11症狀應就醫檢查
善款扶助對象人數出爐!發現金、教育扶助採個人信託
視茫茫?養眼這樣做/常吃紅蘿蔔、枸杞 起床先做眼睛操
醫病平台/與肝炎同行 醫師的肝炎奮鬥甘苦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