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師總給人一種急躁、搶快等急驚風的印象,但三軍總醫院院長、國內換心權威蔡建松卻是笑口常開,說起話來不急不徐,儘管擔任院長,行政事務繁重,但仍專精於外科手術,一年近兩百台刀,個人「業務額」之高,在所有軍醫體系中,幾乎無人能出其右。
談起心臟移植手術,蔡建松眼睛閃著光芒,這是他志向所在,下刀、精準切割、縫線,幾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及處置,卻能在一瞬間拯救一條人命,這也是他對自己執醫的期許與堅持。
蔡建松表示,心臟移植可分為原位心臟移植與異位心臟移植兩種,前者是把捐贈者心臟植入受贈者原來心臟的位置,以取代受贈者心臟功能;後者則是不切除受贈者心臟,將捐贈者之心臟與受贈者心臟縫合一起,還能維持心臟功能。
台、日、韓 亞洲器官移植三雄
蔡建松說,移植手術技術精進、抗排斥藥物大幅進步,讓國內器官移植成功率越來越高,擠進先進國家前段班,在亞洲數一數二,與日本、南韓,並列為亞洲器官移植三雄,各有所長,日本專精於腎臟、肝臟移植,而台灣心臟移植技術及存活率上,則在他恩師魏崢帶領下,獨冠全亞洲。
蔡建松說,就移植手術本身來說,近十年來,並無重大突破性進展,許多外科手術,引進機械手臂達文西,唯獨在換心手術上,比的仍是「誰的手、誰的心比較穩」。
「每一次手術 都是獨一無二」
蔡建松至今完成近200例心臟移植手術,還是「左右心顛倒」換心的亞洲首例保持人,他以「藝術」兩字來形容換心手術,手術過程必須憑感覺,在手指之間創造出藝術的空間感,每一次手術都獨一無二,如果現在要他再做一次左右心臟顛倒移植,也很難保證能夠順利成功。
相較於手術技術,近年來,在抗排斥藥物研發上,有明顯進展,蔡建松說,八O年代,免疫抑制劑尚未問世,在移植手術後,僅能使用類固醇降低排斥反應。十幾年來,新型免疫抑制劑研發成功,除了有效控制排斥反應,還能降低肝毒性、腎毒性。
蔡建松說,在移植醫學演進過程中,手術技術、抗排斥藥物、免疫學研究均扮演重要角色,未來研究方向包括:更好更安全的抗排斥藥物、暫時性人工器官、異種器官的移植發展、複製自體器官用於移植等等。
移植是否成功 還有人的因素
此外,器官移植是否成功,還包括「人」的因素,這個人並非醫師、護理師,而是病人本身,蔡建松說,舉凡國外醫學文獻,均將「低經濟、低社會水平」列為器官移植手術禁忌症,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歧視,但實際上是強調術後照顧與家人支持的重要。
蔡建松以國內第一例左右心顛倒案例為例,病患為六十多歲婦人,儘管換心手術成功,但因家庭支持系統不佳,患者又須照顧失能丈夫,以致無法定期回診,因此,在手術後第六年不幸死於家中。
蔡建松不捨地說,如果婦人能定期回診,生活起居上獲得良好照顧,依身體狀況及心臟功能來看,至少可以存活十年以上,只可惜事與願違。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