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住院醫師在網站貼文抱怨,他是某醫院服務,長輩、朋友都說這工作很好,他卻覺得工作起來一點都不快樂。白天忙、值班更忙,有時假日值班必須接上60通電話,壓力沉重。想換至輕鬆一點的科別,但薪水可能較低,且未來取代性也相對較高。此外,輕鬆的科別畢竟熱門,他也沒把握一定能夠應徵得上其他科別。
血汗值班、壓力大 月薪120K 並不好賺
為此,他每天起床悶悶不樂,值班時神經緊繃,下班已經累到不行,幾乎不想講話,也不想動。「這樣月薪120K的血汗工作,有必要繼續撐下去嗎?」
月薪12萬的住院醫師不開心,這引起許多網友討論,有人分享經驗,自家老弟撐了五、六年才當上專科醫師,年薪保障300萬,「住院醫師辛苦血汗就是未來的收入的保障」。
不過,也有網友勸他快快離開,「前幾天有一個受不了學姐霸凌的醫師自殺了…」,一定好好調適心情,真的受不了就離職,別想不開。
許多人以為醫師個個捧著金飯碗,年薪五、六百萬,甚至上千萬,但不少醫師卻勸戒後輩,即使幸運考上醫學系,也要想清楚,台灣醫療工作環境大不如前。熬過了住院醫師勞心勞力的廉價勞工階段,還須耐得住「Young VS」資淺主治醫師超低薪的煎熬。
菜鳥主治醫師病人少 還要看護理師臉色
好不容易從住院醫師、總醫師,升上主治醫師,可以獨當一面,但菜鳥主治沒有名氣,每個門診人數不多,常在診間「等嘸人」,可能還得看護理師的臉色及冷言冷語。
外科系Young VS遭遇更慘,門診病人原本就不多,如果想幫病人開刀,還得看開刀房排班者的臉色,一般以院內大牌醫師為主,如果刀排得滿,哪還輪得到菜鳥外科小醫師。
想要賺大錢,醫師必須忍耐多年,才能熬出頭,醫學系學生畢業後先接受一至兩年「PGY」(Post-Graduate Year,一般醫學訓練計畫),此時處於半醫師半學生狀態,什麼都必須做,薪水加上年終,年薪約破百萬。
「PGY」結束後,進入住院醫師階段,平均得歷經五、六年時間,才能升上主治,此時年薪為「死豬價」,平均約在110至130萬元之間。初升主治,成為Young VS,因病人少,薪水更低。
有些醫院採取底薪制,多少還有點保障,如果沒有底薪,月薪可能只有七萬多,比主治醫師平均月薪10至12萬還要少。為了多賺錢,Young VS只能想辦法衝業績,或離開原本醫院,至其他有底薪保障的醫院或是診所。
歷經七年醫學教育,以及住院醫師及總醫師多年訓練,初升上主治,大都已接近35歲,多年來犧牲奉獻,媳婦熬成婆,但薪資上卻不成比例,在收到薪資單時,可能是這群人生勝利組有生以來遇到最慘痛的打擊。
熬過主治陣痛期 月薪等於上班族年薪
不過,只要熬過這個階段,好好經營病人,一般來說,有資歷的主治醫師月薪約在20至30萬。如是明星級的主治醫師,每個診次人數超過70、80,甚至破百,月薪更可至40至50萬,等於是一般上班族的年薪。
正因如此,醫學系仍是第一志願,只要熬出頭,平均年薪約在三、四百萬,如果是主管級醫師或是超級名醫,年薪甚至破千萬,絕非一般受薪階級所能想像。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