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
白沙鄉衛生所主任侯武忠大學畢業後就回老家澎湖服務,迄今22年;在離島,他是7-11醫師,也是全台灣唯一開船到離島看診的船長醫師。他說,「怎樣都不累,就怕耽誤村民的健康」。
52年次的侯武忠,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在阮綜合醫院接受外科訓練一年,接著在救難軍艦上服役,就分發到美麗的澎湖七美鄉。現在的七美鄉是許多情侶見證愛情的地方,但在20年前,當地只有一個衛生所,島上只有侯武忠一位醫師,要照顧3千多位居民的健康。
病人擺第一 家人當後盾
從澎湖馬公到七美鄉,船程要2小時,冬天浪大,無法開船,但只要侯武忠不在,七美鄉就沒有醫師。所以侯武忠經常選擇坐飛機,15分鐘就從澎湖馬公到七美,周六晚上回家吃晚餐,周日早上就回七美鄉。為了七美,侯武忠長年不在家,三個孩子由太太和爸媽一起照顧,全家無怨無悔默默支持。
一人負全責 什麼病都看
3年後,侯武忠轉到望安鄉衛生所,隨後調回署立澎湖醫院。當時省衛生處推動「離島醫療整合計畫」,醫師要輪流上船,但許多醫師上船就暈到不行,無法工作,有人還因此離職,醫院只好找來耐暈的侯武忠負責「出海」。
包船不方便 為看診買船
侯武忠後來轉任白沙鄉衛生所擔任主任,白沙鄉有很多離島,必須要坐交通船到員貝嶼和大倉嶼看診,但白天要看門診,時間受限,交通船停駛,村民就無法看診。侯武忠後來便包船看診,每周固定4次,但包船還是不方便,最後乾脆自己去考船駕照,由於海水深淺不同,於是自掏腰包打造兩艘船,開啟了12年來,每周4天開船看診的生活,直到現在。
澎湖離島剩下最多的是獨居老人,小孩都到馬公或台灣謀生,侯武忠雖然是醫師,更是居民的半個家人。如果生病需要到大醫院,侯武忠船上可以坐5個人,侯武忠便把病人帶到馬公,並幫忙聯絡家屬,也和醫院主治醫師詳述病情。
一位老漁民說,過去常跨海到馬公拿藥、看診,有時候一發作,腰痠背痛寸步難行,不堪舟車勞頓,有了侯武忠定期看診後,有一年都沒有離開員貝嶼。
侯武忠能夠全心全意在工作上,侯太太扛起家中的大小事。侯太太說,還好有個好婆婆幫忙,家中分工分得很好,她經常陪在孩子書桌旁,因為孩子教育非常重要。
居民們對侯武忠有說不盡的感激,記者致電表示要採訪時,侯武忠不斷地強調自己沒什麼特別,說自己是澎湖人,鄉村父老都好像是家人一樣。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