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台中市61歲歐姓男子因87歲母親昏迷住院,發現母親身上有三處大傷口化膿,他在母親出院後,一年多來每天幫母親洗傷口、換藥,如今傷口癒合,老婦人昨天露出難得微笑,開心比「讚!」
歐姓男子說,母親年輕時在父親開設工廠幫忙,還要照顧5名子女,相當辛苦,年老後和他同住,長期為糖尿病所苦,身子相當瘦弱,但從不喊苦。
歐姓男子指出,去年他的媽媽因高血糖昏迷住院,醫護人員揭開衣服發現,媽媽臀部上方有廿公分見方、深及見骨壓瘡,左肩下方也有一塊十幾公分見方的壓瘡,左腰上還有碗口大、深達十幾公分的腹腔膿瘍,恐引發敗血症,由於狀況危及,他含淚簽下命危通知書和放棄急救同意書。
署立台中醫院外科主任蔡新中說,老婦人有糖尿病,住院57天,由於傷口較難癒合,經與家屬溝通後,出院前由護理師黃麗娟教導如何用肥皂、煮沸放涼的水為病人洗傷口、敷藥,但家屬很擔心照料不來引發感染,出院前詢問「可不可以保證二個月後還可以住進來?」
歐姓男子說,他的母親命救回來,但臀部上方的傷口跟排球一樣大,腰部膿瘍傷口很深,必須手伸進去清洗,他的大妹、二妹看到傷口嚇壞了,飯都吃不下,他覺得「愛可以克服一切」,和小妹、看護學著照顧媽媽傷口。
他指出,他每天仔細幫臥床的媽媽抹肥皂,清除傷口上黏液,再幫媽媽上藥,後來發現下方鋪成人紙尿布吸水,到五金行買塑膠製的細管油壺沖洗傷口,讓清洗傷口更便捷,室內溫度設在恆溫,讓媽媽可以更舒適。
蔡新中說,歐姓男子很有孝心,經一年多照顧,老婦人傷口癒合,最近老婦人因肺炎住院,家人仍天天幫老婦人洗傷口,並且在癒合的傷口上抹上保濕藥品。他建議,家人有病患照顧,透過家屬學習,並且在家照護,有助於傷口改善。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