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採訪整理/記者魏忻忻】
成大醫院安寧病房護理長邱智鈴:
緣恩安寧病房成立於民國87年,取名緣恩,由黃崑巖教授題字。緣恩,緣於「究之乎天地,似水月幻化,施之於眾生,如虛空無窮。」提醒我們,看待生死,也應如此,存著感恩的心,圓滿告別。
安寧療護推廣多時,但對許多人還是非常陌生。大部分的人認為,安寧病房是生命的最後一站,但如果這麼想,有時卻已太晚了。其實,當不再接受治癒性治療的同時,就有權利來到安寧病房,接受照護。安寧療護可針對患者個別不同的需求,如止痛、營養補充等,給予協助。病患狀況穩定時,可以回家,回到熟悉的環境,接受居家安寧治療,需要時再回到醫院。
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安寧病房是最後一站,許多患者入院時已經昏迷,聽不到親人話語,也無法向親人告別。貞瑩和家人,母親節那天對著媽說了好多次「我愛妳」,吳媽媽聽都在心裡,也有回應,相信她不再有遺憾。
安寧療護是「全人、全家、全程與全隊」的照護,全隊便是醫療團隊,醫療團隊也需要向患者、家屬告別。最後,醫護人員深深一鞠躬,是對家屬的祝福,也是對往生者最後的道別。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