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疼痛除了運動傷害外,也可能是久坐、姿勢不良或退化性關節炎、風濕免疫疾病或缺血性股骨壞死或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導致股骨易發炎等。
在徒步環島一路上,同行者常見腳起水泡、抽筋、中暑等問題,面對路途中的小疼痛,鼓勵民眾去感受去體會,但若愈來愈疼痛,或症狀加劇,絕對不建議勉強上路。
另外,所謂意識療法並不是要大家用意志力去控制身體,而是讓身體的自癒能力發揮。
就像一般人感冒,不一定要馬上找醫師,而是可以透過多喝水、多休息,讓身體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建議大家如果能對自己的身體多一些了解,增進健康識能,透過適度的自我調整,包括作息和運動,讓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
(諮詢╱中華肌內效協會理事長簡文仁)
💪更多健康推薦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