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逢喪妻之痛及親身經歷憂鬱症,我更能感受病人需用心關懷及傾聽」,國軍左營總醫院精神科主任郭玉柱獲選為「抗憂醫師」首獎,接觸無數飽受精神疾病及身心困擾的病患,他最大的感觸是:醫師的工作不只是開藥,而是看到病人內心的需要。
由肯愛協會舉辦的「遇見十大溫暖我心的抗憂醫師」票選活動,共有2082位網友參加,昨天名單揭曉,網友認為最獲病患認同的「抗憂醫師」應具備耐心、同理心、專業度、信任感和良好的醫病溝通能力。
獲得首獎的郭玉柱醫師提到,5年前因支援金門醫師,未料就在返台前4天,突然接到太太心肌梗塞猝死的消息,一時難以接受,也感到萬分自責,服喪期間他吃不下也睡不著,短短1、2個月就暴瘦20公斤,後來在父親提醒下才驚覺自己罹患憂鬱症。所幸靠服藥及運動,很快走出心靈幽谷。
郭玉柱當醫師那麼多年,終於體會到病人的感受,他告訴自己要更有耐心的陪伴病人,傾聽他們的痛苦,「診間內每天至少用掉一包衛生紙,供病人擦眼淚」。
郭玉柱看每一個初診病人,至少花20~30分鐘,也因此挽回有意尋短者的生命。3年前,一名20歲出頭瘦弱的漁村女孩踏入診間,要求開給她安眠藥;基於職業的敏感性,他發覺對方滿臉愁苦,說話有氣無力,於是他進一步說「有什麼事可幫忙嗎?」
經過他誠摯引導,這名漁村女才卸下心防,哭著表示,她的先生被瘋狗浪捲到海中溺斃,更慘的是,婆婆咒罵她為「掃把星」,面對先生過世、婆婆辱罵,又要獨立撫養2名幼兒的壓力,她想拿安眠藥給小孩及自己服用後,再燒炭結束生命。
聽過她的哭訴後,郭玉柱請病人的母親趕到門診,才在家人溫情勸導接受住院治療,如今患者仍偶爾會回門診追蹤。「如果醫師只是例行給病患安眠藥,未察病患用藥的需求,豈不是幫凶?」,如今回想,郭玉柱慶幸挽回一家三口的性命。
【2009/12/04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