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當呼吸出現這樣的聲音 急診室醫師:那是病況最嚴重的患者


圖/ingimage

【文/選自臉譜《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作者詹姆斯.馬斯卡利克】

呼吸。

預防災難發生,遠比急忙彌補有效,雖然寫起來不那麼刺激。不過,如果有人睡著了,爛醉如泥但沒有受傷,則讓她側躺,上面的腿彎曲,放在下方的腿前面。這麼一來,要是她咳出什麼,隔天早上也只需要清理一團亂。而不是一具屍體。你若讀過搖滾明星在睡夢中英年早逝的故事,那經常是因為他們身邊沒有朋友幫忙這樣做。你沒那麼常聽到這情況,是因為未寫下暢銷名曲的酗酒者人生過得多麼孤單,實在鮮為人知。

突發疾病的治療比較戲劇性。進展緩慢的疾病就算能康復,也得花更長時間與更多力氣,才能恢復平衡。被撞鬆的肩膀只要用力一拉即可歸位,但是被關節炎卡得難以動彈的肢體卻可能永遠無法復原。呼吸道若有塊蘋果卡住,只要拍個背就能吐出。但癌細胞擠壓喉嚨的速度可能很慢,導致你根本沒有察覺,直到你聽見空氣通過越來越狹窄的空間時,發出粗啞的哨音。

咻—、咻—咻—咻—。

這哨音稱為「喘鳴」(stridor)。你對這聲音會越來越敏銳。

我第一次以學生身分來到急診室時,幾十個監測器嘟嘟響,爭取注意力。某個病人在吐,另一個病人痛苦吶喊。「快走!」一名護理師嚷道,推著某種機器經過。我身處於看不出任何規律的世界,於是我先擬訂第一條法則:閃開。

在這裡待久了之後,我已習慣新環境,也承擔起越來越多責任。如今我也成了混亂場景中的一分子。雖然四周聲音不斷冒出,但只有三種會讓我停下:(一)廣播,要我馬上出現在某處的緊急狀況;(二)血氧濃度監測器發出越來越沉的「嘟、嘟嗚—、嘟嗚嗚—」的聲音,代表病人血氧濃度變低;(三)喘鳴,這憤怒而低沉的哨音,代表病人呼吸道正在關閉,原因可能是癌症、感染、燙傷,或是某個女子在牢房中皮帶上吊,而皮帶拉斷呼吸道之後的瘀傷擴散。

這聲音像鼾聲,但音調較高,也更不祥。它比吸氣更大聲,因為橫膈膜吸氣的拉力產生負壓,讓組織緊縮。呼吸道正在消失的紊亂堪稱世上最危險的聲音之一,有時甚至是一個人發得出最後一個能讓人聽見的聲音。

這聲音不常聽見,但一聽難忘。我上一次是在衣索比亞。有個年輕人墜樓,送到我們鐵皮屋急診室。他頭裂開、滿口鮮血,呼吸聲粗啞。

我問其中一個衣索比亞的住院醫生:聽見沒?那是世界正在崩潰的聲音。

若呼吸道沒能保持開啟,我們就沒多少選擇。將硬式呼吸管,通過柔軟舌頭與發出鼾聲的喉嚨後方,碰到氣管硬硬的環狀軟骨,如此能讓體內與外部的連結保持開放。但如果這個洞永遠消失,例如被太多癌細胞、血液或腫脹堵住,則必須在頸部切出開口。

我就讀醫學院時,在課堂上練習,也在夢裡練習,練習對象越來越接近真的活人。起初,我對著假人彎腰,擠壓一根管子,讓橡膠對著橡膠,把這管子壓進毫無表情的臉,化學霧氣刺激我的眼睛。一年後,我在手術室外,和走廊上等著手術、胃部翻騰的緊張病患聊天。我看著他們的嘴唇移動,卻沒在聽他們的話,因為他們很快就會失去意識,屆時就是呼吸道最重要。他們會吸入氣體、睡著,而咫尺外的麻醉醫生會把工具遞給我,擔心我用葉片的金屬手柄抵住病患的上排牙齒,去尋找那和筆差不多大的洞。但我沒有抵住病患牙齒,而是照她的話,從她手上抽出工具,於是管子像玻璃一樣滑進去。

之後,我到了急診室。有些人爛醉如泥,胃裡滿是啤酒,在街上被打得血淋淋。也有老太太被送進來,最後一次有人看見她們時,是前一晚在樓梯頂端。還有鬍子上滿是棕色尼古丁污漬的壯漢,呼吸太過急促,無法安靜坐著。我也見過衣索比亞的年輕男子從五樓高的地方,墜落到一堆尤加利棍子上,從做白日夢變成活生生的夢魘。

我不太在乎他們說的話,比較在乎他們的身體。要在活人身上放管子並不容易,若他不是快死了,就把他變得接近死亡的樣子會比較容易處置:讓他陷入無意識,用箭毒毒害他的肌肉。這麼一來,他就會和假人一樣靜靜躺著。這樣他們的脖子會放鬆,讓我把扁平葉片伸進他的舌頭後方,也能用力拉高他的下巴,讓歪斜的聲帶開口更容易看見。他麻痹了,所以不會嘔吐。只是也沒有呼吸,這就比較令人驚慌了。

此刻約有九十秒的時間將管子定位,之後血氧會開始往下掉,而體內維持血氧的過程也開始鬆懈。那些時刻劃分得清清楚楚,彷彿時間充裕。但只要出現一次「嘟、嘟嗚—、嘟嗚嗚—」聲,未來會迅速成為過往。

我站在後方,遠遠看著這墜樓的男子。急診室聲音嘈雜,多得我難以聽清楚任何一種。這裡太大聲,沒有血氧濃度監測器。

一名年輕醫生在病人頭邊,專心處理呼吸道。他已用箭毒麻醉了病人。九十秒。

一。二。三。

手機燈光。對,我想起來了。有人用手機燈光對準病患的嘴巴,設法照亮呼吸道。

五十。五十一。

他說,插進去了。他站著,眉毛上有汗水。笑容點亮了房間。

但他其實沒有插進去。兩分鐘後,年輕男子心跳變快,然後變平,死了,沒有呼吸。一個一角大小的管子,在他食道下方。

.書名: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現代醫學的邊境來信,一位人道救援醫師的自白與生命省思
.作者:詹姆斯.馬斯卡利克
.譯者:呂奕欣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8/06/30
.書名: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現代醫學的邊境來信,一位人道救援醫師的自白與生命省思 .作者:詹姆斯.馬斯卡利克 .譯者:呂奕欣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8/06/30

關於《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現代醫學的邊境來信,一位人道救援醫師的自白與生命省思》

二十四篇時間跨度逾十年、交錯在衣索比亞與加拿大急診室的故事,

人道救援醫師以行醫札記,向急診室的悲歡、貧病、絕望與希望,深深致意。

急診室 喘鳴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