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住家裡10年獨子突宣布婚訊要搬出去 父母因一失算「恐懼大過喜悅」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慢性病死亡人數超越癌症! 隱形殺手「脂肪肝」致肝癌、心血管疾病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攜手台灣諾和諾德、高雄醫學大學、中山大學與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全國首創「代謝脂肪肝與肥胖風險分層及管理智慧篩檢計畫」。記者廖靜清╱攝影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攜手台灣諾和諾德、高雄醫學大學、中山大學與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全國首創「代謝脂肪肝與肥胖風險分層及管理智慧篩檢計畫」。記者廖靜清╱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人脂肪肝盛行率逾三成,肝基會去年進行全國大規模腹部超音波檢查,高達53.3%的受檢者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表示,脂肪肝會進展成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脂肪肝也與多種慢性病密切相關,會加劇糖尿病、腎臟病、三高,還可能損害大腦功能。

陳志鴻指出,去年與三高相關的慢性病共奪走了6.1萬人的生命,超越台灣癌症死亡人數5.4萬人,多數代謝性疾病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糖、三酸甘油酯偏高等,都與脂肪肝有關。脂肪肝的檢查,主要依賴腹部超音波偵測肝臟的脂肪沉積,雖然方便但仍需使用超音波儀器。

為突破脂肪肝篩檢防治瓶頸,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攜手高雄醫學大學、中山大學與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台灣諾和諾德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全國首創「代謝脂肪肝與肥胖風險分層及管理智慧篩檢計畫」,預計三年內擴展至25家醫院,打造全國「代謝性脂肪肝病」及「代謝性脂肪肝炎」防治網。

「台灣正面臨超高齡社會和低出生率的人口結構問題。」陳志鴻強調,社會人口老化、出生率降低,未來需要使用健保人愈來愈多,慢性病預防及照護更顯重要。健康促進要更著重「智慧篩檢結合智慧醫療」來進行早期診斷,為醫師提供更可靠的輔助判讀依據,善用醫療科技不要生病,提升個人健康管理。

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董事長梁賡義表示,數據分析備受重視,呼應「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所推動的科技導向智慧醫療發展,產官學研簽署合作備忘錄結合非侵入性檢測技術,打造具彈性且實用的脂肪肝智慧篩檢與照護系統,有助於個人化治療建議、臨床決策支援系統。

梁賡義指出,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肝病的防治要加強脂肪肝以及代謝性疾病的預防及治療。未來將進一步建立「台灣脂肪肝登錄資料庫」,整合智慧篩檢與大數據,一但有赤字,可提醒脂肪肝或代謝性疾病的病患給予生活形式調整,並及早建議對肝病的預防、預測和監測策略等。

「脂肪肝的風險常被低估,代謝性脂肪肝病是多重系統性疾病,更是一種全身性的健康警訊。」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劉俊人表示,台灣成人中高達三到五成罹患脂肪肝,患者的心肌梗塞及腦中風風險都顯著增加,愈早診斷、介入,並藉由飲食及運動改善,愈能降低進展風險。

高雄醫學大學代謝性疾病與肥胖研究中心主任莊萬龍指出,傳統肝臟超音波與肝纖維化掃瞄等檢查,有成本昂貴、影像判讀不一致等限制,導致許多患者未能被早期診斷與治療。智慧篩檢與非侵入性技術能提升準確度並擴大篩檢覆蓋率,是突破現行篩檢瓶頸,提高診斷率與治療率的關鍵解方。

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董事長梁賡義表示,智慧篩檢、精準醫療是未來疾病治療與照護趨勢。記者廖靜清╱攝影
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董事長梁賡義表示,智慧篩檢、精準醫療是未來疾病治療與照護趨勢。記者廖靜清╱攝影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表示,推動脂肪肝病早篩早治,已成為預防國人心血管重症與癌症的當務之急。記者廖靜清╱攝影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表示,推動脂肪肝病早篩早治,已成為預防國人心血管重症與癌症的當務之急。記者廖靜清╱攝影

國健署 高齡社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