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在全球的發生人數,為十大癌症的第6位,年發生人數約為90萬人;在全球的死亡人數,為十大癌症的死因第3位,年發生人數約為83萬人。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自114年8月1日起,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
肝癌長期高居台灣癌症死因前幾名,國健署副署長林莉茹表示,全台每年約7500人因肝癌死亡,當中有8成為B、C肝炎帶原者。民眾則應把握自8月起推動的「39至79歲可終生接受一次B型肝炎篩檢」,這項政策估計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受惠,可提早接受檢查,早篩早治、拒絕肝癌遺憾。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楊宏志表示,肝癌的發生數與死亡數排名居高不下,每天約有29人罹患肝癌、約有21人死於肝癌。B肝是罹患肝癌最大的主因,目前推估全台約有200萬人B肝帶原者。不少民眾為帶原者卻不自知,也未穩定追蹤與及時治療,導致進展為肝硬化、甚至演變成肝癌。
楊宏志指出,台灣B肝診斷率約為66%,實際在門診也碰到不少肝癌患者,直到確診都不知道自己有B肝。許多因素都會影響B肝病毒,包括脂肪肝;脂肪肝可能會抑制B肝病毒活性,加速人體清除病毒表面抗原。但是脂肪肝合併代謝異常,會產生加成效應、加重肝病惡化,顯著提高肝癌風險。
台灣自民國75年後的新生兒皆納入B肝疫苗接種計畫,所以39歲是帶原者數目的分水嶺;75年前出生、被稱為「B肝疫苗斷層世代」的民眾,因未接種疫苗,屬於帶原高風險族群。國健署提供之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除原有的三高與代謝症候群風險檢查外,亦包含B、C型肝炎。
凡民國75年(含)以前出生至79歲的民眾,可享有終身一次免費篩檢,民眾只要至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特約醫事服務機構抽血一次,即可同時完成B、C型肝炎檢測,也可以順便配合進行各年齡層定期之成人健康檢查服務。截至114年10月底統計,擴大年齡範圍已篩檢(39至44歲)約4.9萬名。
另外,至114年10月統計,全國已有超過750萬名45歲至79歲民眾完成B、C肝炎檢查,且已達6成篩檢率。國健署呼籲,可強化3點為健康把關:
1.符合資格的民眾及早預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B、C型肝炎篩檢,早期發現、及時追蹤。
2.若檢驗結果顯示為B型肝炎表面抗原或C型肝炎抗體陽性者,無需過度擔憂,依醫囑接受追蹤檢查與治療,可避免惡化進而治癒。
3.日常生活中應落實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不共用可能接觸血液的個人用品(如刮鬍刀、牙刷、指甲剪等),維護自身與家人安全。
‧單身男和父母同住「40歲存到800萬」外甥一句話讓他懷疑人生
‧82歲女醫靠一碗無鹽蔬菜湯「不吃藥降血壓」要領是把湯當藥喝
‧冬天窗戶滿滿水氣擦不完?塗上一層常見家用品 逾1個月不結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