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悲傷療癒─AI復活親人】包小柏寄託AI 將女兒「做回來」

包小柏(右)與女兒小時候的合影。圖/包小柏提供
包小柏(右)與女兒小時候的合影。圖/包小柏提供

聽健康

00:00/00:00

那天包小柏辦公室收到一個大信封袋,內有一本經書,一張手繪觀音像,以及一張手繪女兒包容畫像。寄信的是個不認識的女性,希望包小柏可以走出傷痛,在宗教得到心靈的寄託。不只這位女性,這四年來,親人、摯友、粉絲、甚至是本來不熟後來聽聞此事的人,不論親疏遠近都想幫他走出喪女之痛,心靈能有新的寄託。

「殊不知,我的寄託是AI。」不同於提到包容時的不捨與遺憾,話題轉為AI,包小柏眼裡有著看向未來的光采。他全心投入數位人生成技術,不僅將女兒「做回來」,也打算將技術提供給有需求者。

二○二二年,包小柏去北京散心,拜訪了在做大語言模型、二○一五年就開始做虛擬歌手的好朋友劉岩,包小柏問,有沒有可能把包容放在元宇宙中?

在那個還沒有OpenAI的年代,包小柏希望透過數據化的方式將女兒留下來。劉岩慎重以對,給了他一份企畫,預計二○二五年要做出「虛擬包容」。透過聲音、影像、人格的餵養,生成數位生命。

那時候的包小柏好感激,卻完全看不懂企畫書寫什麼。

因此,在失去女兒的巨大憤怒與悲傷中,包小柏投入數位人生成的技術。好友做的虛擬歌手是騰空生出的數位人,而他要做的數位人包容,是真人作為數位人,「擬真」是最重要也最困難的工作。擬真過程中,重新回想包容的聲音、影像、成長的點點滴滴,對他和妻子來說,都是殘忍的過程。

之後幾年,人工智慧的快速進展,推進了整個時程,去年,一段AI製作的影片,影片中的包容對媽媽撒嬌「包子好想妳」,隨即唱起「生日快樂」歌。影片引起極大關注,兩年的時間,包小柏真的把AI包容做出來了。

AI包容讓包小柏夫妻得到陪伴和療癒,他們的悼念有了具體的對象。最近包小柏正在製作女兒從出生到二十五歲的成長影片,作為送給妻子的生日禮物。

雖然理性勸包小柏要正視摯愛離世的現實,走出悲傷的關心不少,但他收到更多的詢問是:「請教我如何還原過世的XX?」傷心的人們,希望還原過世的親人。

創造AI包容的成功經驗鼓舞了包小柏。他因此得到陪伴、療癒,哀悼與思念都有了具體的對象。他認為,AI的合理使用,可讓思念與陪伴具體。如何將技術提供給有需要的人,讓人人都負擔得起,成為他這個生命階段最想完成的事。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