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持續性頭痛竟也可能是癌!鼻咽癌4大前兆,同時出現2個症狀要注意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想生女兒!」 衛福部公布台灣新生兒性別比 重男輕女觀念已淡化

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已逐漸淡化,台灣的出生性別比逐年改善。圖/ingimage
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已逐漸淡化,台灣的出生性別比逐年改善。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近20年來,台灣的出生性別比從93年的1.108,下降至113年的1.074(出生性別比=活產男嬰數/活產女嬰數),顯示傳統重男輕女觀念已逐漸淡化,甚至轉向「偏愛女孩」。隨著立法禁止、經濟以及社會結構的改變,性別平等理念漸入人心,國健署呼籲,女孩男孩一樣好,也藉此減輕期待懷孕之婦女的心理壓力。

依據聯合國公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24),在自然狀況下,男嬰出生數略高於女嬰,出生性別比介於1.02至1.06之間,113年全球平均約為1.05,在不同地區或族群略有差異。其中,東亞/東南亞及大洋洲(不含紐西蘭、澳洲)的出生性別比相對較高,分別約為1.1及1.09。

國健署出生通報資料統計,我國113年出生性別比為1.074,已低於20年前的1.108,在不同胎次間無明顯差異,第一胎、第二胎、第三胎、第四胎及以上之出生性別比分別為1.072、1.074、1.080和1.081,顯示性別平等觀念已逐步落實。

國健署表示,過去受到傳統文化及社會觀念的影響,普遍認為男性在經濟貢獻、社會地位與傳宗接代等方面具有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存在「重男輕女」的觀念。台灣新生兒男女比例趨於平衡,反映出重男輕女觀念的鬆動,而從近年來流行的「性別揭曉派對」,不論男孩女孩,都呈現迎接新生命的驚喜。

兩性平權應從孕育開始,國健署長沈靜芬指出,除性聯遺傳疾病的診斷外,不應進行胎兒性別篩選或性別選擇性墮胎,同時,進行人工生殖時亦不得選擇胚胎性別。醫師除非基於正當醫學理由,不應以任何形式揭露胎兒性別,共同維護性別平等與生命尊嚴的基本價值。

聯合國於101年通過決議,將10月11日訂為「國際女孩日」,突顯女孩權益的重要性,消除性別不平等。我國也於102年將這一天訂為「台灣女孩日」,並由各部會積極落實各項促進女孩身心健康、教育、人身安全之措施,改善性別刻板印象與歧視等工作。

沈靜芬強調,胎兒性別篩選或性別選擇性墮胎,已被國際視為一種嚴重的性別歧視,「以性別差異要求施行人工流產」或「人工生殖選擇胚胎性別」已屬違法。除性聯遺傳疾病之診斷外,民眾不得要求產前性別篩檢,並以性別差異要求施行人工流產。

兩性關係 國健署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