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可妥協」要素!婚姻不只靠愛情:13個被忽略的幸福關鍵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AI軟硬體加持...健檢不再耗時 北市中心醫院10分鐘搞定

北市中心綜合醫院高階醫學影像中心主任張程光介紹,中心的AI軟硬體能精確判讀,甚至有肺癌、大腸癌輔助等癌症診斷。記者林佳彣/攝影
北市中心綜合醫院高階醫學影像中心主任張程光介紹,中心的AI軟硬體能精確判讀,甚至有肺癌、大腸癌輔助等癌症診斷。記者林佳彣/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AI科技浪潮之下,北市的中心綜合醫院「高階醫學影像中心」導入高階健診儀器設備,民眾健檢時間大幅縮短,過往從檢查到醫師說明要20分鐘,如今只要10分鐘。院方表示,全新健診中心的軟硬體能精確判讀,甚至有肺癌、大腸癌輔助等癌症診斷。

中心醫院高階醫學影像中心4月啟用,導入Siemens、Olympus、GE等廠商的AI運算儀器設備,共有內部建置生物智能磁振造影、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內視鏡及骨質密度檢測儀四大部門。

昨天公開展示,院長孫卓卿、所羅門公司董事長陳政隆、立委陳菁徽等人共襄盛舉。中心醫院院長孫卓卿說,此一高階影像中心的啟用,是中心醫院邁入智慧醫療的重要里程碑。

中心主任張程光表示,醫院新添購的電腦斷層、磁振造影設備均結合AI技術,能自動判斷身體位置、減少人為操作誤差,並在降低輻射的同時,依舊呈現清晰影像;檢查過程中,機器能依照病患的呼吸狀態自動調整,縮短時間又提升準確度,讓病灶更容易被看見。

張程光強調,AI能幫助醫師看得更仔細,更可著重常見癌症的檢查;肺癌篩檢部分,能自動偵測小結節,比對過去影像,幫助醫師提早發現異常,大腸癌篩檢則是在內視鏡檢查中,提升息肉的發現率,即使長時間檢查,醫師也能維持高準確度,降低漏掉病灶的風險。

他說,過往民眾健檢從檢查到醫師說明完需20分鐘,但醫院導入AI軟硬體,相關儀器可一鍵自動定位掃描、系統判斷資料的時間變短,健檢時間縮短至10分鐘。「因為有AI輔助,等於是一次健檢,兩次確認」,不只醫師的專業,還有大數據的輔助校正。

中心指出,檢查報告結合AI自動分析健檢數據,提供條列式健康建議,讓民眾更容易理解,動態圖表則有助於掌握自身檢查結果與同齡族群的比較。若檢查發現身體異狀,可直接轉介民眾至榮總就醫。

陳菁徽也分享好消息,8月28日行政院通過人工智慧專法草案,並決議核轉立法院審議。立法院預計10月會排案或考察等,將與院版及其他版本一起審,她相信這會是不分黨派的共識。

北市中心綜合醫院新添購的磁振造影設備結合AI技術,能自動判斷身體位置、減少人為操作誤差。記者林佳彣/攝影
北市中心綜合醫院新添購的磁振造影設備結合AI技術,能自動判斷身體位置、減少人為操作誤差。記者林佳彣/攝影
北市中心綜合醫院新添購的電腦斷層設備結合AI技術,能自動判斷身體位置、減少人為操作誤差。記者林佳彣/攝影
北市中心綜合醫院新添購的電腦斷層設備結合AI技術,能自動判斷身體位置、減少人為操作誤差。記者林佳彣/攝影
北市中心醫院高階醫學影像中心4月啟用,昨天公開展示新引進的設備與智能化軟體應用,為民眾提供更精準、更安全、更高效的健檢體驗。記者林佳彣/攝影
北市中心醫院高階醫學影像中心4月啟用,昨天公開展示新引進的設備與智能化軟體應用,為民眾提供更精準、更安全、更高效的健檢體驗。記者林佳彣/攝影

醫師 健檢 醫學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