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環委員會多名立委日前提案,綜合所得稅20%以下的65歲以上民眾可免繳健保費,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此舉恐讓健保收入短收400億元,形同讓受薪階級被拔兩層皮。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必須思考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險間的界定標準,健保有社會保險的性質,必須思考財務公平性,否則恐讓健保加速破產。
依老人福利法規定,老人或其法定扶養義務人就老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部分負擔費用或保險給付未涵蓋之醫療費用無力負擔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補助。國民黨立委提案,近一年綜所稅稅率未達20%者全面補助。
林雅惠表示,台灣將面臨超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同時還既存少子化問題,未來人口問題只會愈來愈嚴重。假設修法通過,每年新增補助健保費的對象會不只是會愈來愈多,而是「急速增加」,但健保主要收入來源的受薪階級人數卻漸漸減少,萬一此項法案若真的上路,健保收入可預期會愈來愈少,並會加速健保破產,「難道這對醫療院所、民眾會是一件好事?」
政府每年應負擔的健保費用,不得少於每年度保費扣除法定收入後金額的36%。林雅惠說,政府負擔的36%是否要涵蓋社會福利,其範圍必須清楚,健保現在財源已經面臨「供不應求」的困境,繳交保費的人減少,但使用的人卻增加,可是許多團體卻只想著如何擴大補助,儼然讓健保成了提款機,形同「前方吃緊、後方緊吃」不斷加重民眾負擔的弔詭狀況。
林雅惠質疑,政府應評估65至70歲族群,是否會因為健保費產生就醫障礙?依照現行狀況觀察,65歲到70歲族群面臨到的問題多為「照顧」議題,如自身的慢性病照顧、共病用藥管理等,而每個縣市祭出的補助以及福利措施不同,政府關注的是該族群的醫療問題,而不是僅靠補助健保費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她也強調,政府須界定「社會補助」跟「社會保險」,以及各縣市的健保補助標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