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實施零撲殺政策後,台灣的收容所動物不再需要擔憂走上死亡的命運,但流浪動物悲歌仍未終結。送浪浪回家的這條路上,依舊辛苦漫長。
每年8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國際流浪動物保護日」,跟我們一起走進動物送養第一線,從動物收容所到新手認養人的家裡,一起關心浪浪回家的最後一哩路。
根據官方統計,自1999年至2017年零撲殺政策實施以前,總計有約124萬隻、平均每一年有近7萬隻收容動物以安樂的方式進行人道處置。隨著台灣動保意識提升,反對安樂死的聲浪逐漸上升,直到2017年2月,收容所零安樂死政策正式執行,才結束收容所動物走向死亡的命運。
收容所動物往上衝,認養率自然往下走。
然而,每年入所的動物數目並沒有顯著下降,急促上路的零安樂死政策,是否反而讓收容所內動物的生活條件更加惡化?
綜觀全台動物收容所,可收容數量以擁有八間收容所的新北市最多、屏東縣最少,但多數縣市仍面臨爆籠問題,其中台北市不論貓狗,在養數佔可收容比例都排在全國前三名。
長期關注動保議題的台北市議員、同時也是天母楊動物醫院院長的楊靜宇,分析零安樂死政策實施後,各地收容所認養率皆有下降情形的原因,便是與收容所爆量有相關,「當收容數字不斷往上衝,認養的比率一定是往下走的。」
舉辦各式活動,讓動保議題走進生活。
為解決收容數量問題,收容所不得不重新檢視過去政策,並嘗試扭轉收容所印象,讓更多民眾願意踏進這裡,增加認領養的機會。
高雄市過去曾被批評收容所動物死亡率偏高,近年致力提升認養率,多年努力下有顯著的成果,成為全台少數在實施零撲殺政策後,認養率仍不斷提升的縣市之一。
高雄市動保處長葉坤松分享,過去動物收容所多被視為鄰避設施,在地居民不僅不願意走進收容所了解,更不願意收容所在當地設立。因此,除了提升收容所設施與環境外,他們也舉辦體驗活動或大型音樂活動,吸引民眾到收容所參與。
北市動保處收容組組長施瑞玲也發現近年所內動物老年化的現象,民眾多憂心老年照顧問題,認養意願較低,因此正著手研擬提升認養福利,減少飼主對老年犬貓的醫療負擔。包含與廠商合作,提供醫療劵,鼓勵民眾認領養性格穩定且乖巧的成貓成犬,同時也提供一年免費的動物保險補助。
動物收容不是終點,保護動物也是保護人。
「我們將收容所定位為公立的動物中途之家,並不是長期照顧動物的場所。」高雄市動保處動物收容組長李東融表示,所內年老或不易馴化、較不容易被認養的動物,通常都會結合民間的力量來集中照顧,避免所內動物流動停滯,讓真正需要入所的動物獲得幫助。
楊靜宇表示,擔任獸醫師32年來,台灣民眾動保觀念已經進步很多,但飼主責任跟動保教育,許多人跟單位都還在努力中。
「我們必須要建立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今天無論是在街上跑的動物,或是沒有家的浪浪也好,他並不是天生下來,就決定他會在街上活動的。」楊靜宇強調尊重生命的概念應該從小紮根,「因為這不僅是保護動物,也是在保護人」,唯有觀念的提升,台灣流浪動物的現狀才會往正面的方向進行。
鼓勵飼養校犬 動保從教育紮根
除了改善收容所印象,2018年《動物保護法》增修第23條,鼓勵各縣市提升多元創新性認領養,讓校園犬、工作犬與陪伴犬,成為收容所邊緣犬貓走入人群的新機會。
楊靜宇建議各縣市政府開拓更多收容動物的去向,以推動校園貓犬為例,讓動保教育從小紮根,從書本上的學習延伸到生活上的實踐。
「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活動。」他舉例,在台灣,大學以下的義務教育機構總共有3872處,但截至今年為止,只有262所飼養校園貓犬,僅佔全體約6.8%。如果校方能加強與縣市收容所合作,將合適、聽話且沒有攻擊性的貓狗送到學校裡,不僅能實踐生命教育,也能舒緩收容所的收容壓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