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是醫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全世界卻面臨護理人力荒,全球護理人力短缺近600萬人;台灣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陳靜敏表示,台灣每年有30幾萬人拿到護理執照,但投入執業的僅有18萬人,因此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台灣護理學會和國衛院合作,提出四大方向的前瞻規畫,解決護理人力荒。
國衛院論壇召集人吳成文表示,護理人員不能只是醫師的幫手,應讓專業護理人員有更多發揮空間。因此參考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成立國家級的醫藥衛生智庫,針對健康資訊與衛生政策提出建言。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監事長盧美秀表示,根據全聯會和護理學會合作,針對民眾和護理人員所做的「護理職業形象與地位」調查,發現「護理人員對社會是否有貢獻」、「護理人員是否值得信賴」,以及「護理人員的工作對病人治療是否重要」等問題上,民眾的滿意度皆達九成以上,而護理人員自覺的分數更高。
但在「台灣社會是否尊重護理人員專業」上,有六成多的民眾認為尊重,但卻只有35%的護理人員認為被尊重;在「台灣護理師遇到病患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情況是否嚴重」的問題上,只有33%民眾認為嚴重,卻有89%的護理人員認為嚴重,呈現相當大的落差。
而在「台灣護理人員待遇好」的問題上,不論民眾或護理人員都僅有兩成覺得「待遇好」。盧美秀表示,顯見護理人員留不住,與待遇不好、工作負荷重、壓力大、風險高等因素有關。
陳靜敏表示,希望從四大方向規畫改善護理人力的問題,包括建構健康促進、疾病照護、急性後期照護、長期照顧所需之本土護理人力發展最適政策架構指引,提升全國護理人員留任與執業率;二是應用台灣科技資訊優勢,改善護理人力效率;三是研析護理人力進階制度及業務範疇;四為提升護理人力有效應用及護理專業發展。
並從輸入端和產出端整理出對應的目標、細部策略與指標,從護理人才培育的護理教育、護理專業能力提升的專業認證、進階護理,以至從初級照護(primary healthcare)、次級急性照護(secondary healthcare)、至三級照護(tertiary healthcare)的執業場域人力需求等方面提出建言,其中包括改善護理學制複雜現況、建立護理專業認證中心、建立住院共聘照護制度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