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發明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何大一昨(24)日表示,他與團隊開發的長效型抗愛滋藥物「GSK 744」已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現正進入臨床三期。業界認為,該產品將為抗愛滋病的治療或產業領域帶來革命性進展。
何大一昨天出席NU SKIN大師趨勢論壇,他指出,最新的抗愛滋病藥物是將藥物注射到肌肉裡,在病人體內逐漸釋放出藥效,效果能在人體內保持約三至四個月,至於效果,必須看第三期人體試驗的結果。
何大一表示,全球每天有逾7,000人感染愛滋病病毒,一年有超過200萬人感染,預防感染最有效的防治方式是教育,因此積極教育年輕人「愛滋病可以避免」確有其必要。
愛滋病有年輕化的趨勢,除透過正確教育外,何大一強調,在愛滋疫苗尚未成功研發之前,GSK 744經動物試驗,證實能在活體內保持約三至四個月的藥效,理論上也可降低高風險人士染病的風險。
據了解,何大一研究團隊與某國際大廠合作,GSK 744進入人體臨床試驗,收案483個志願受試者,研究發現該藥物能在人體內停留超過10餘周,甚至更長時間。業界認為,若產品開發順利,該產品可望被當做愛滋病疫苗的第一炮。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愛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何大一率領團隊研究發現,GSK 744在靈長類動物試驗中,能阻止病毒入侵細胞,藉此能中斷病毒自身複製,讓患者體內病毒量逐漸降低。
【2014/11/25 經濟日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