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美國人一年花75億美元(約台幣2300億元)買一種處方藥,但美國網路媒體報導,連批准此藥的美國食品藥物局(FDA)都不知,此藥如何作用?
知名美國網路報The Daily Beast日前一則消息說:「快:美國賣最大的藥是什麼?普拿疼?威而鋼?或者,某種心臟病藥?」
正確答案是Abilify(阿立復),由日本大塚藥廠研發,在美國與必治妥施貴寶共同行銷,用於治療精神分裂和躁鬱失調等精神問題。
美國「醫景」公司 (Medscape)主持的線上醫學期刊《醫景醫療新聞》報導,2013年10月到2014年9月,美國人為Abilify花費75億美元,每月處方將近880萬筆,在美國銷售量超過其他所有抗抑鬱藥總合。
Abilify本來對只占美國人口1%的精神分裂症,數年後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批准用於美國只有1.5%人口罹患的躁鬱症;接著,FDA 批准此藥得與對治重大抑鬱失調的藥物合併使用。
美國有1600萬人為抑鬱症所苦,Abilify獲准當作抗抑鬱的附加藥來行銷之後,銷路一飛沖天。
專業統計,藥商必治妥施貴寶每年斥資1億2100萬美元促銷Abilify,廣告詞說此藥「像自動調溫器般」使精神狀態「恢復平衡」,「大腦關鍵化學成分的活動過高時,Abilify將它降低,大腦關鍵化學成分活動過低時,Abilify把它提高」。
The Daily Beast的報導說,若說傳統抗抑鬱藥是「左輪手槍」,Abilify就是「火箭筒」。
但美國媒體說,促銷資料完全未提這帖藥如何作用,而且直言此藥的「行動機制至今未知」;說明書「推荐」一種功能,卻未舉任何證據支持其理論;連批准此藥的FDA也說,Abilify如何作用,「迄無所悉」。
Abilify網站有一頁標題:「Abilify據信如何作用」,內文說:「請記住,Abilify如何發揮作用,精確詳情至今仍無充分研判。」
知名網路期刊《PLoS醫學》形容廣告「有問題」; 該刊質疑,把Abilify說成「自動調溫器」,有沒有充分考慮「牽涉複雜的躁鬱症治療 (躁鬱症的病因迄今不明,而且人人皆知它對治療的反應紛繁多樣)」。
不過,報告說,「消費者可能覺得這類廣告令人情不自禁」掏腰包,但政府缺乏管制,以及專業人士的指摘,適足以「大幅促進疾病恐懼症的販賣」。
【2014/11/15 聯合晚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