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兒童死亡率逐年下降 兒童猝死排名卻提升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我國新生兒人數已跌破20萬人,新生兒去年的死亡率雖比前年還低,但每千人仍有2.4名新生兒死亡,兒少整體的死亡率同樣有下降趨勢,1到14歲死因的大宗仍為「事故傷害」,其中12歲以下兒童的死因中,嬰兒猝死症的排名比前一年還提升,顯示兒少多數的死因是可以被避免的。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今公布的死因數據,去年兒少(18歲以下)的死亡人數為1236人,與前年的1358人相比,減少9%;以性別分析兒少死亡人數與比率,男性高於女性。

若將兒童(0到11歲)與少年(12到17歲)分開分析,兒童去年死亡人數為959人,占整體兒少死亡人數約7成7;少年去年死亡人數為277人,占約2成2。

兒童死亡人數的959人中,有671人為未滿1歲的嬰兒,這些嬰兒中有413人是出生未滿4周的新生兒。

去年新生兒的死亡率為每千人2.4人死亡,嬰兒死亡率為每千人3.8人死亡,與前年相比死亡率雖皆下降,但林口長庚兒少保護中心主任葉國偉分析,新生兒與嬰兒的死亡人數仍可再降低,畢竟其中有一部分是「可以被避免的死因」。

衛福部統計處公布12歲以下兒童的五大死因,位居第一名為周產性特定病況、其次依序為先天性畸形變形及染色體異常、事故傷害、癌症,以及嬰兒猝死症候群;前四名死因與前年都相符,唯獨嬰兒猝死症候群從前年的第6名,提升至第5名。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表示,臨床上觀察,1歲以下最常見的死因,為嬰兒猝死症,如趴睡、溺水、吸入異物等,家長或長輩在照顧上若能更加仔細,這類的死因都能避免。

兒童的事故傷害中,最常見到的就是車禍意外,原因大致是沒有替孩子繫上安全帶、沒有坐安全座椅所致,另外,有些家長在照顧上常會認為孩子長大了,可以與大人一起飲食,2歲以前就餵食堅果給孩子吃,但孩子呼吸道以及咀嚼肌肉尚未長好,導致急診也常出現噎死的案例。

葉國偉說,兒童的五大死因中,先天疾病、周產性疾病部分可以透過孕產婦規律產檢避免,台灣新生兒、嬰兒的死亡率雖然比前年減少,但他也觀察到近年國人晚婚,透過人工生殖懷孕的孕產婦多,人工生殖連帶也讓早產兒增多,早產連帶會增加小孩心臟、腦部、肺部疾病等風險。

除了照顧新生兒要更加細緻以外,也呼籲國人儘早懷孕結婚,降低早產兒後續疾病帶來的社會負擔。

兒童 死亡率 嬰兒猝死症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