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林上祚】
衛福部依照醫療器材對人體造成影響之風險程度,將醫療器材由低到高分為一到三等級來管理。常見分級如下:
■ 第一級醫療器材,例如:棉花棒、紗布、OK繃、機械式輪椅、一般醫用口罩(外科手術口罩除外)、機械式助行器等。
■ 第二級醫療器材,例如:日戴型或日拋型隱形眼鏡、血糖機、血壓計、體溫計、耳溫槍、衛生棉條、保險套等。
■ 第三級醫療器材,例如:矽膠乳房植入物、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心律調節器等。
※延伸閱讀》
‧網購耳溫槍、美白儀器 恐吃官司
‧衛生棉條、保險套…不能上網買
💪更多健康推薦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