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
動輒超過〺五度的高溫,在家到底該不該吹冷氣消暑一下?國內一項研究證實,吹冷氣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讓想開冷氣又怕傷荷包的民眾,找到一個健康的理由。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莊凱任花了三年時間,家戶訪查北台灣三百名居民,並監測室內懸浮微粒與有機揮發物質。結果發現,習慣關窗戶吹冷氣的家庭,室內懸浮微粒較低,有機揮發物質濃度也較少。
莊凱任在多達一千八百次的訪查中,也針對這些居民進行血液與尿液檢驗,測量心血管發炎指標,包含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原、血液氧化壓力指標,並利用心電圖測量心律變異程度。
研究發現,習慣開窗戶不吹冷氣,無論室內空氣品質或心血管發炎指標,都比關窗戶的家庭來得差。關窗吹冷氣除空氣懸浮微粒可降低百分之五十外,居民的心律變動率最高可改善百分之四十四,體內發炎指數也可降低百分之七到七十一不等。
因這項實驗只在北台灣進行。莊凱任表示,北台灣空氣汙染嚴重,因此關窗戶阻絕懸浮微粒的效果明顯,空調具有過濾效果,也會影響實驗結果;他說,如果在空氣清新的鄉村地區,倒是不需要緊閉門窗。
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詹長權表示,國內空氣品質本來就比歐美國家差兩倍,因此關窗戶開空調本就有明顯效果;但是,這種自力救濟的方法雖然有效,但有侷限性。
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奭毓表示,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少,確實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但若空調濾網未清洗,反適得其反。
莊凱任也表示,為節能減碳,並非建議整天吹冷氣;他說,可選擇在空氣汙染高峰的下午六、七時下班時間,適時打開冷氣消暑。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