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蔡容喬╱專題報導】
部分低視力患者無法透過手術重獲光明,過去依賴國外進口濾光片改善視力。國內研發出「低視力及功能性濾光鏡片評估工具」,已申請專利。未來若量產推廣,雷射術後、長時間使用電腦者,也能藉此改善眩光、疲勞困擾。
國內眼鏡市場大多針對一般民眾近視或老花需求,較少針對視障人士生產專屬濾光片。成功大學光電所教授李佳榮、中山醫學大學視光系副教授黃宣瑜與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主任洪啟庭,共同研發濾光片評估工具組,利用黃、橘、棕、灰四色濾光片,並各有4到5級透光率,可找出適合自己的鏡片。
黃宣瑜指出,濾光片不同於太陽眼鏡只讓光的強度降低,還可濾掉紫外光、藍光等特定波長,加強視覺辨識度,降低因強光或眩光造成的眼睛疲勞不適。除了視網膜及黃斑部病變、視神經萎縮、低視力患者外,近視雷射術後、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或高度依賴3C產品的民眾,也能配戴濾光片,減輕不適感。
洪啟庭說,「依眼部疾病或環境不同,配戴不同顏色的濾光片,可有效改善視力」。李佳榮表示,台灣低視力人口約有6萬多人,過去經醫師評估,配戴包覆式濾光護目鏡,但評估工具不足,又只能向國外採購,矯正效果不顯著。而且濾光片屬於高單價產品,雖然視障者可獲社政單位部分補助,但並非所有弱勢家庭都能負擔。未來這組濾光片若能量產,推估價格可望降低。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