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為避免醫療「人球」出現,衛生署最近公告「全民健保轉診實施辦法」,明年起,各醫療院所應基於醫療需要,安排病患轉診;若醫院事前未安排病患轉診,就任意轉出病患,將遭違約記點,十次記點就停止健保特約一個月。
依新規定,醫療院所不是消極開具轉診單即了事。醫療院所開轉診單前,要先接洽轉入醫院,替病患安排就醫日期、診療科別及掛號。衛生署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表示,健保特約醫院診所應設轉診櫃檯處理,轉診單上也應清楚載明欲轉診的醫療機構名稱、就醫日期、診療科別等資訊,且應將轉診就醫類別註記在健保卡,並傳輸到健保局。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李純馥指出,該辦法就是在「提醒」醫療院所對於上門求診的病患應好好診治,如果因能力、設備不足就要安排轉診,不可以讓病患自己想辦法轉診。該局規定院所在轉診時應予註記,目的在利於追蹤、管理。
此外,李純馥說,健保鼓勵普通病患先到基層就醫,再依病情分級轉診到大醫院,若持有醫師開立的轉診單,就可免收跨級就醫的部分負擔。舉例來說,某甲逕自到醫學中心就診,就要繳部分負擔費用三百六十元,但若持轉診單就醫,就只要兩百六十元。
對健保局的強制措施,並祭出違約記點的懲處,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過去醫界喊轉診已喊了好多年,他認同健保局推動轉診的決心;但他認為,轉診應是基於醫師專業判斷,不宜由行政凌駕專業,更不是「為轉診而轉診」。
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陳日昌也說,目前衛生署對於各醫院處理急診病患需轉院的規定,已訂有緊急傷病患轉診辦法,各醫院也都照規範做,但臨床上也曾碰到,本來醫院已安排病患轉到他院,但病患臨時變卦的情況,卻不通知對方,讓醫院相關人員感到氣餒。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