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打算對雄黃等十種有毒中藥材,在今年底前推動包裝標示行動條碼(QR Code),提供民眾用藥資訊,以免誤用中毒。
這十種有毒中藥材,包括砒霜、蟾酥、雄黃、烏頭、草烏、巴豆、馬錢子、大戟、芫花和甘遂。
中醫藥委員會主委黃林煌說,有些有毒中藥材在中藥行還買得到,去年甚至有一名婦女吞食蟾酥磨粉自殺身亡。
古有「端午飲雄黃酒」之說,稱可治蛇蟲咬傷或驅蟲,但雄黃含硫和砷。日前就有報導,有男子吃了含雄黃的中藥後四肢癱瘓,還好救回一命。醫師提醒,最好連擦在皮膚上都不要。過去屢傳中毒事件的中草藥馬兜鈴酸和硃砂,衛生署已公告禁用。
衛生署最快今年底,會要求業者販售這些有毒中藥材時,包裝須貼行動條碼,提供名稱、產地、來源、適應症、副作用等資訊,消費者或店家使用智慧型手機掃描,即可知內容。
至於很少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阿公阿嬤,如何了解這些資訊?黃林煌表示,先透過行動條碼,掌握十種有毒中藥材用量;未來還要草擬「中藥材管理辦法」,直接從中藥源頭管制有毒中藥材。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