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因應高齡化社會,台灣時興供老人集中居住的住宅。比台灣更早進入高齡社會的日本,在發展老人住宅廿年後,思考的是如何藉由「跨世代融合」的住居型態,讓老人住宅融入社區,讓高齡者活得更人性化,進而延長健康壽命。
愛知產業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延藤安弘說,日本有四分之一人口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廿年後,將有超過一半人口是老人。但高齡者常被視為弱勢者或病人看待;國際上新興的思潮是active aging,意即讓高齡者身心保持活躍而有價值感。
為了延長老人可自理生活的「健康壽命」,應鼓勵他們退休後多參與公共事務、終身學習、擔任志工。老人的居住課題也需要適當的軟硬體基礎建設,跨世代融合的混齡居住模式,應運而生。
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宗田昌人補充說,「五點過後」意指上班族將自己的時間賣給公司,得等到下班(五點過後)才能擁有自己的時間,寓意為「下班之後的樂趣」。
「五點過後村」的創辦人吉田一平原是上班族,他因病離職後返鄉成立「太陽幼稚園」,實踐與當地生態、人文環境融合的幼童教育。同時買下差點被拆除的老民宅,整修後邀請社區的老人與孩童互動。時日一久,這些老人因身體逐漸退化難以走出家門,他便申請成立護理之家,讓這些老朋友就近受到照顧。
這個環山擴展的村落,在幼稚園旁邊的森林裡蓋了五十戶老人住宅,其中〺戶由日本長照保險給付。
村裡的餐廳由名古屋一家居酒屋的廚師負責。幼稚園旁的老民宅,現在如同社區的活動中心。同時規畫跨世代混居的租賃集合住宅,供老人家與年輕的小家庭、單身者同住。
‧50歲主婦「捨棄電鍋和熱水壺」一器具包辦煮飯燒水:清潔超輕鬆
‧為什麼廁所總有味道?臭味不散5來源 這樣清潔有效排除異味
‧醫實測「三餐吃魚」血脂出現驚人變化!嫌麻煩可買一物便宜又方便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