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蔡維斌/雲林縣報導】
「搶救傷患零距離!」北港媽祖醫院研發全台第一輛e救護車,透過行車紀錄器連結雲端系統,可把搶救過程以影音即時傳送給醫師,由醫師指導車上急救;零距離搶救設備,消防署計畫全面推廣。
e救護車還可充當宛如電視的SNG車,車上配備有可供救護人員深入峽谷等地的救難設施,如無線電系統、頭罩攝影機,即使天災造成通訊中斷,仍可透過衛星傳輸,把山谷內傷患情況傳到救護車內,再傳送給醫師遠距救護,非常適合救災。
「這裡是119,正搶救一位路倒疑似腦中風病人,約3分鐘到達。」北港媽祖醫院急診室電腦畫面,不僅傳來救護人員報告聲,更把患者心跳、血壓等生命徵兆監測畫面,同步傳回急診室。
「病人能抬起手腳、能說話嗎?」急診室主任蔡昆熹透過即時視訊對患者「初診」,並指導救護人員施以必要的「黃金搶救」。在此同時,急診室醫師也完成待命,患者一到院,可馬上急救。
媽祖醫院院長林欣榮說,觸動醫院推動急救e化,主要是雲林人口老化,心血管患者特別多,院方一年前雖成立「3分鐘急救、5分鐘上藥」的心臟、中風急救小組,仍發現不少患者在救護車內亡故;為徹底掌握搶救黃金時間,和廠商合作完成這套即時視訊、遠端急救系統。
研發這套系統的醫院顧問嚴聖炎說,e救護車以3.5G通訊架構為骨幹,透過行車紀錄器拍攝、AV即時影像傳輸,把車內搶救情況傳回醫院,並由醫師指導急救,甚至可遠距對患者「問診」,達到搶救零距離。消防署科長王志鵬昨天看完e救護車演練相當認同,表示將推動到全台各地。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_chronic.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_chronic.png)